[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动力钳扭矩调节阀无效
申请号: | 00255290.6 | 申请日: | 200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傅永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晖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动力 扭矩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钻采工程中用于上卸油井管柱螺纹的动力钳,特别是动力钳控制上扣扭矩的扭矩调节阀。
油田油井管柱,特别是油井套管和油管管柱,对上扣扭矩有严格的要求,不同钢级、不同管径的套管或油管,有不同的最佳上扣扭矩值,按最佳上扣扭矩值上扣,才能保证管柱的最佳强度和最佳密封性。最佳上扣扭矩值,通过在动力钳上设置扭矩调节阀来实现,而现有扭矩调节阀为双向控制,既控制上扣,也控制卸扣,其不足之处,一是,不该控制的卸扣扭矩加以控制,增加了卸扣转向的流道阻力,减少了卸扣时油马达内部的压差,降低了动力钳的卸扣能力。由于阀芯台阶与阀体之间间隙的存在,内泄不可避免,在卸扣大压差下,动力钳卸扣转速及动载冲击力都会有所削弱,影响动力钳卸扣能力的发挥。二是,油井管柱的卸扣扭矩,通常是上扣扭矩的2~4倍,扭矩控制阀以满足卸扣扭矩设置结构尺寸,通过一顶杆传递扭矩传感压力,不仅结构繁琐,而且增加密封层次,增加了摩阻,降低了扭矩控制阀的灵敏度。三是,因结构所需,阀芯与顶杆接触处设置与大气通孔,即外泄油孔,一旦密封圈稍有磨损,就会出现向外渗漏油。四是,不该控制的卸扣扭矩加以控制,使扭矩控制阀的工作频率增加一倍,工作寿命减少一半,而且易出现故障,增加维修费用,乃至影响动力钳的正常工作,如专利号为ZL97235655·X,名称为:“液压动力钳扭矩控制阀”与专利号为ZL97235654·1,名称为:“液压动力钳扭矩传感机构”相匹配的现有动力钳扭矩调控技术就是这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不外渗漏油,不影响动力钳卸扣能力的一种改进的动力钳扭矩调节阀,与专利申请号为99257759·4,名称为:“一种能自动补充油的动力钳扭矩传感器”相匹配,构成改进的动力钳扭矩调控新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扭矩调节阀由阀体、阀芯、主弹簧、副弹簧、弹簧座、阀帽、丝杠、背帽及端堵头组成。阀芯装在阀体的阀孔中,阀孔有两段扩张,分别与阀芯之间构成控制油腔及溢流油腔,靠近控制油腔一侧的阀孔端部,联接端堵头,使阀芯限位,并可与扭矩传感器的传感压力油路相接,扭矩传感器的传感压力油直接作用在阀芯端面上;靠近溢流油腔一侧的阀孔外端,联接阀帽,阀帽内装弹簧,弹簧一端通过弹簧座支持在阀芯上,并由阀孔端面限位,弹簧另一端支持在阀帽上的丝杠上。阀芯在控制油腔段上有一环槽,阀芯在向弹簧方向移动时,阀芯环槽能将控制油腔与溢流油腔沟通。阀体上有受控通孔及不受控通孔,受控通孔与控制油腔相通,受控通孔进油,不受控通孔回油时,动力钳作上扣方向旋转,反之,不受控通孔进油,受控通孔回油时,动力钳作卸扣方向旋转,阀体上有内通道可将溢流油腔与相邻阀件的回油腔沟通。阀体四角有四个通孔,穿过四只螺钉能将阀体串接于前后液压件之间形成集成液压回路。工作时,拧动丝杠,调节弹簧压力,即可使动力钳取得不同的上扣扭矩值。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将显著改善动力钳扭矩调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动力钳扭矩调控技术更适用、更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相关技术的液压回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晖,未经傅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5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添加垫片的保洁易拉罐
- 下一篇:内有液体漂浮装饰物的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