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还田灭茬机无效
申请号: | 00256340.1 | 申请日: | 200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4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书科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郝英涛 |
地址: | 252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还田 灭茬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对秸杆进行粉碎还田并同时进行灭茬处理的装置。
在农村,玉米的种植量非常大,收获时由于没有专用的收割机械,使得玉米秸杆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人们不得不进行人工切割、收获及运输,劳动强度很高,同时由于技术原因,玉米秸杆的再利用率不高,在有些地方被大量地浪费掉。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专用于处理玉米秸杆的机器,如专利号为95222861的实用新型玉米秸杆还田机,由拖拉机提供动力,切碎装置包括立式切割器和卧式切割器及对辊喂入装置,切碎质量高,但该产品只能从事秸杆切碎,而不能同时进行灭茬处理,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次性对秸杆粉碎还田并同时进行灭茬处理的秸杆还田灭茬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秸杆还田灭茬机,主要由机架及横向安装在机架上的带有切割刀的粉碎轴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粉碎轴前端的机架上还横向设有一个刺滚轴,在上述粉碎轴的下方还设有一个带有网眼的弧形隔板;在该隔板的后下方还设有一个带有切割刀的灭茬用滚刀轴;上述粉碎轴、刺滚轴及滚刀轴通过皮带与一个设有伞形齿轮的动力轴相连,该动力轴通过传动轴与外部动力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后,可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由拖拉机提供动力,使用时秸杆全部进入机架内,由粉碎轴完成粉碎后落入地下,同时后端的滚刀轴完成灭茬处理,具有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快捷的效果,功能全,破碎率高,效益显著,每小时可粉碎、灭茬5-10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沿A向的截面图;
图4为图1所示沿B向的截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机架、2为传动轴、3为伞形齿轮、4为刺滚轴、5为辅动轴、6为粉碎轴、7为Ⅱ级刺滚轴、8为滚刀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用于对玉米秸杆进行粉碎处理还田并同时进行灭茬用装置,主要由机架1组成,该机架1的前端部设有支撑杆与拖拉机的后悬挂相连。在机架1前端的下部设有一个横向的刺滚轴4,该刺滚轴4转动时,可将搁置在田地里的秸杆卷入机架1内。在上述刺滚轴4后部的机架1上横向设有一个带有切割刀的粉碎轴6,切割刀采用月亮形刀具;在粉碎轴6的下方还设有一个带有网眼的弧形隔板;由刺滚轴4卷入的秸杆首先进入隔板内,由切割刀进行粉碎切割,粉碎后的秸杆通过隔板落入地下。在机架1的后端部下方还横向设有一个灭茬用滚刀轴8,滚刀轴8上也设有月亮形刀具,滚刀轴8在机架1下部露出机架1,使用时滚刀轴8深入地下对埋在地下的玉米茬进行灭茬处理,又同时起着覆盖前方落下的粉碎秸杆的作用。
在上述刺滚轴4与粉碎轴6之间还设有一个没有动力带动的辅动轴5,辅动轴5起着辅助传递由刺滚轴4卷起的玉米秸杆的作用。在上述粉碎轴6的后部还设有一个横向的Ⅱ级刺滚轴7,隔板内有些不易粉碎的玉米秸杆随刀具传递到Ⅱ级刺滚轴7,由该Ⅱ级刺滚轴7进行二次切割粉碎。
上述粉碎轴6、刺滚轴4、滚刀轴8及Ⅱ级刺滚轴7通过皮带与一个设在机架1前端部的动力轴相连,在该动力轴的中间位置通过一个伞形齿轮3与一个传动轴2相连,该传动轴2与拖拉机的后桥相连,由拖拉机提供动力。
使用时,将机架1悬挂在拖拉机的后端,传动轴2与拖拉机后桥相连;拖拉机行走时将前端的玉米秸杆推倒,刺滚轴4转动将倒下的玉米秸杆卷起并传递到隔板内;粉碎轴6高速旋转,由刀具完成对玉米秸杆的切割、粉碎,粉碎后的玉米秸杆直接通过隔板上的网眼落入地下,有些不易粉碎的玉米秸杆再由Ⅱ级刺滚轴7完成二次粉碎后落入地下;同时机架1后端部的滚刀轴8旋转,其上的刀具深入地下进行灭茬处理。秸杆粉碎及灭茬一次性完成,破碎率高、效益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书科,未经李书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