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射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56367.3 | 申请日: | 200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91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树栋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1/02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晋功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射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供暖及供热水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以蒸汽为热源的供暖、供热水系统的增压射流装置。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采暖、供热水系统普遍采用表面式换热器,汽水隔绝加热,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热水,然后用泵输送到用户,这种换热器热效率低、体积大、易结垢、循环泵的功率要求大、运行维护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热效率高、体积小、不易结垢、只需较小的蒸汽压力及小功率循环泵即可对建筑物实施供暖、供热水的增压射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其设有三通入水管、三通套管,其技术特点是,三通入水管经内腔为椎台式结构的混合管与三通套管相连,三通入水管及三通套管的内腔分别紧密设有文丘里喷管及文丘里扩张管。
本实用新型可较大幅度地降低在换热过程中的运行成本,体积小、新建换热站面积小,改造老换热站时原设施不用拆除,同时不易结垢,热转换效率高,由于增压作用只需较小的蒸汽压力及小功率循环泵即可对建筑物进行供暖或供热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混合管2外侧为圆柱形结构,同时其外侧加工有圆环形凸起,混合管2内腔为椎台式结构,三通入水管5经混合管2与三通套管4相固定,混合管2位于三通入水管5及三通套管4内腔,混合管2外侧壁上的环形凸起夹在三通入水管5与三通套管4的端部之间,三通入水管5与三通套管4的端部用密封垫及螺栓固定密封。文丘里喷管1位于三通入水管5内腔并与三通入水管5紧密配合,文丘里喷管1的窄口端位于混合管2内腔的阔口端,文丘里喷管1的圆柱形外侧壁上加工有圆环形凸起,文丘里喷管1一端还套有同心管7,同心管7与三通入水管5的端部夹在文丘里喷管1上的环形凸起两端,并经封密垫及螺栓固定密封。三通套管4内腔安装有文丘里扩压管3并与三通套管4内腔紧密配合,文丘里扩压管3的窄口端与混合管2的窄口端相对应,文丘里扩压管3的圆柱形外侧壁上加工有圆环形凸起,文丘里扩压管3一端还套有同心管8,同心管8与三通套管4的端部夹在文丘里扩压管3上的环形凸起两侧,并经封密垫及螺栓固定密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向文丘里喷管1上的圆环形凸起与三通入水管5端部之间添加石棉垫6,或者向混合管2上的环形凸起与三通入水管5端部之间添加石棉垫,都可以调节文丘里喷管1与混合管2之间的间隙,另外向文丘里扩压管3上的环形凸起与三通套管4端部之间添加石棉垫,则可以调节混合管2与文丘里扩压管3之间的间隙。通过调整文丘里喷管1、混合管2、文丘里扩压管3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达到设定的汽水比例和增压数值。
本实用新型三通入水管5的入水口9接供暖或热水系统的回水管,文丘里喷管1上套有的同心管7接蒸汽管,套在文丘里扩压管3上的同心管8与供暖或热水系统的上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运行时,高速蒸汽流经文丘里喷管1进入混合管2内腔,在混合管2内腔与供暖系统或供热水系统的回水混合后,热蒸汽将回水加热,并完成热能转动能将水加速,继而在文丘里扩压管3内完成动能转势能的增压过程,使供暖或供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运动,从而达到将热水送到用户的目的。由于混合室在汽水混合时温度下降到100℃以下,其压力呈负值,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大大低于回水压力的蒸汽压力来实现循环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树栋,未经杨树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