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自动滴水装置的双极电凝镊无效
申请号: | 00256418.1 | 申请日: | 200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3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杨平;赵勇刚;阎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哲;杨平;赵勇刚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动 滴水 装置 双极电凝镊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手术器械,主要提出一种带有自动滴水装置的双极电凝镊。
双极电凝镊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必用的器械。其利用通入两镊尖的导线,在两镊尖对合时电路闭合,对术中头皮和脑组织出血进行凝固止血。而双极电凝镊在进行止血操作时容易出现镊尖粘着或焦痂。术中需用人工滴水器反复滴水,镊尖需经常擦试,由此,既影响手术的操作,又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延长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带有自动滴水装置的双极电凝镊,使其在进行电凝操作时自动对手术部位和镊尖滴水,从而解决现有双极电凝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双极电凝镊的两镊杆中开置有通水孔道,通水孔道上端通过软管与装有消毒液的输液器管连通;通水孔道下端即两镊尖部开置滴水孔,使输液器内的消毒液通过镊杆开置的通水孔道从镊尖的滴水孔滴出;设置控制通水孔道的横向阀管,其穿过两镊杆和镊杆所开置的通水孔道,横向阀管主体为实心管结构,两端开置有上下贯通的过水腔,横向阀管两端头套有限位环,用以防止横向阀管从两镊杆中脱出。
当利用双极电凝镊操作时,将两镊杆内的通水孔道上部软管与装有消毒液的输液器管连通,利用输液器即可方便地控制滴水速度和滴水量。两镊尖对合电凝时,两镊杆也相向向中间移动(横向阀管不动),使通水孔道与横向阀管上开置的过水腔对应连通,通水孔道通水,消毒液沿孔道从镊尖滴水孔滴出。停止电凝时,两镊杆自动复位,通水孔道与横向阀管的突心区对应,将通水孔道封堵,水停止滴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解决电凝操作存在的镊尖粘着或焦痂问题,使手术中不必用人工滴水器不间断滴水。其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并对电凝原操作程序无任何影响。
实施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横向阀管结构示意图。
结合实施例给出的附图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双极电凝镊的主体由绝缘材料制成,镊尖采用金属材料,提供电凝所需电源的导线2由镊子上端进入通向下端与镊尖6连接,以上均为现有双极电凝镊的结构。在两镊杆5内开置有通水孔道4;通水孔道4上端通过软管3与装有消毒液的输液器管连通,通水孔道4下端在镊尖6处开置滴水孔。设置控制通水孔道4的横向阀管1。横向阀管1穿过两镊杆5和两镊杆内的通水孔道4。
如附图2所示,横向阀管主体为实心管结构;并在两端对称开置有上下贯通的过水腔9。由此,两镊杆向中间对合时即镊杆相对横向阀管1向内移动时,过水孔道4与横向阀管1的过水腔9对应连通,通水孔道通水。两阀杆复位时,即两阀杆5相对横向阀管1向外移动时,通水孔道4与横向阀管的实心部位对应,通水孔道4被封堵。在横向阀管的两端头环套有限位环8,用以防止横向阀管1从阀杆5上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哲;杨平;赵勇刚,未经刘哲;杨平;赵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6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鼻通气支架
- 下一篇:辊道输送机的物料停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