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键无效
申请号: | 00257358.X | 申请日: | 200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8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石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揿压,尤指一种揿压较为省力,且其导接弹片较不易发生破裂损坏现象的按键。
目前,传统常用手持电话或掌上型电脑及其相类物品上的每一单元按键1a,乃如图3所示,是由一按钮本体10a和一按钮外罩11结合构成的按钮及一导接弹片12组成,且是装置在手持电话或掌上型电脑等机具的外壳2和PC板3间。此种常用按键1a在作揿压操作控制启闭的动作上,虽无甚瑕疵的问题发生,惟其按钮本体10a是于其下侧中央设置一突环102,以于揿压该按键1a时,能借该突环102以顶触在一导接弹片12的上面,令该导接弹片12的中间部分产生下凹变形,而至接触到PC板3上的接点31时(图中略)即可完成作启闭或导通(电)的动作。既因该常用按键1a的按键本体10a是借其下侧中央的“突环”102以顶触在该导接弹片12的上面,因此该导接弹片12在被揿压时是产生如图4所示的扁形变形现象,不但每次作揿压动作时较为吃力,用久之后会于该导接弹片12的中间部位产生平面“C”形的裂痕,导致按键1a故障或损坏不能用。
兹经消费使用者及制售业者的反应,该常用手持电话或掌上型电脑等物品上的每一单元按键1a,在使用时乃经常发生上述的问题与困扰,本创作人特经研试而改良创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揿压较为省力,且其导接弹片较不易发生破裂损坏现象的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按键,是由一按钮本体和一按钮外罩结合构成的按钮及导接弹片组成,乃装置在手持电话或掌上型电脑等机具的外壳和PC板间;
其特征在于:
该按键的按钮本体是于其下侧中央设为圆弧形突粒或突柱,以于揿压该按键时能借该圆形突粒或突柱的弧形锥端,圆滑地顶触在一导接弹片的中央位置,使该导接弹片能产生以中央单点下凹的方式作平滑、顺畅变形现象,于每次揿压时即较为省力,而该经常被顶触变形的导接弹片则即较不易发生破裂损坏现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该导接弹片能产生以中央单点下凹的方式作平滑、顺畅变形,于每次揿压时即较为省力,而该经常被顶触变形的导接弹片则即较不易发生破裂损坏。
兹就图示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如后:
【图示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每一单元改良按键的纵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每一单元改良按键于作揿压动作瞬间的纵断面图。
图3.为常用每一单元按键的纵断面图。
图4.为常用每一单元按键于作揿压动作瞬间的纵断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按键1亦是由一按钮本体10和一按钮外罩11结合构成的按钮及一导接弹片12组成;且仍是装置在手持电话或掌上型电脑等机具的外壳2和PC板3间。惟本实用新型改良按键1的按钮本体10是改于其下侧中央设置一圆弧形突粒或突柱101;以于揿压该按键1时(如图2所示状态)能借该圆弧形突粒或突柱101以顶触在一导接弹片12的上面,令该导接弹片12的中间部分产生下凹变形,而至接触到PC板3上的接点31时(图中略)即可完成作启开或导通(电)的动作。
既因本实用新型改良按键1的按钮本体10是借其下侧中央的圆弧形突粒或突柱101的弧形锥端103,以顶触在该导接弹片12的上面中央位置,因此该导接弹片12在被揿压时即会产生如图2所示的扁形变形现象;而由于该顶触位置是在一导接弹片12的正中央一点的位置,故因“力矩”较长而较为省力;同时以弧形锥端103作为“一点”的顶触更较为圆滑,该导接弹片12即能以中央单点下凹的方式作平滑、顺畅变形现象,自较不易产生破裂损坏现象,而能经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石,未经张金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7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