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无效
申请号: | 00258480.8 | 申请日: | 200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8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樊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40 | 分类号: | B23B5/4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锦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显文 |
地址: | 13001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球面 刀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床刀架装置。
加工内球面工件的传统方法是,将样板刀固定在车床刀架上。这种方法加工内球面工件,加工中样板刀易活动,振动力大,易产生崩刀现象,加工精度很难保证,而且刀具磨损严重,寿命低,刃磨刀具费时费力。
近年来,加工大批量内球面工件,有一种先进方法是使用数控机床,但该设备价格昂贵,不适宜中小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内球面工件加工精度高,刀具寿命长,刀具可转位切削内球面的刀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可使车刀随连接在转位切削刀架上的刀杆旋转,进行转位切削。
本实用新型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其特征在于,它由基座、支座、进给装置和刀杆组成,基座上有一横梁,横梁的一端固定了中心各开了一个定位孔的两个圆形本体,另一端固定有支座,刀杆中部也开有定位孔,一个销轴穿入两个本体和刀杆的定位孔中,使刀杆夹在两个本体中间,刀杆的一端开有刀头槽,另一端和进给装置的一端为销孔连接,进给装置中部为丝套和丝杠配合,进给装置的另一端丝杠杆部与支座上的转位套配合,丝杠杆部顶端有一个进刀手柄。
本实用新型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由支架、转位套、转位轴组成,支架上有两块固定板,其中部分别开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孔,转位套被固定板和转位轴固定在支架上两块固定板中间。
本实用新型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优点:
(1)它取代了传统的样板刀加工内球面方式,克服了样板刀加
工中产生的崩刀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刀具的
耐用度;
(2)该刀架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
(3)操作灵活,更换方便;
(4)该刀架特别适用于加工中小批量内球面工件的非专业厂。
图1为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的俯视图。
图2为基座B向局部视图。
图3为支座的A—A移出剖面图。
图4为刀杆主视图。
图5为连接杆主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由基座、支座、进给装置和刀杆组成,基座上有横梁1,横梁1的一端焊接有两个圆形本体3,另一端固定有支座,两个圆形本体3中心各开有一个定位孔,刀杆2中部也开有定位孔,销轴4穿入本体3和刀杆2的定位孔中,刀杆2被夹在两个本体3中间,刀杆2的一端开有刀头槽,另一端和进给装置的一端连接杆6通过销钉5穿入销孔连接,进给装置中部为丝套8和丝杠9配合,进给装置的另一端丝杠9杆部装入支座上的转位套14,丝杠9的杆部顶端装有一个进刀手柄11。进给装置的一端采用连接杆6连接刀杆2的目的是为了使丝套便于加工。连接杆6和丝套8通过销钉7连接,丝杠9拧入丝套8中,丝杠9杆部装入支座中的转位套14,支座外侧装有套筒10,可避免操作手柄11时,手指碰撞刀支座上,丝杠9端部通过销钉12装有手柄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位切削内球面刀架,所述的支座由支架15、转位套14、转位轴13组成,支架13为两块方形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中部开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孔,转位套14上也开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孔,两个转位轴13分别插入支架方形固定板和转位套14的定位孔中,刀头17装入刀杆2的刀头槽中。
本实用新型转位切削内球面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者把拟加工内球面工件夹在车床夹盘上后,在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刀架,基座横梁夹在普通车床上,然后通过顶丝16调整好刀头17的刀尖与定位轴所需要尺寸,再将该刀架的定位轴4的旋转中心移到工件所需要的位置,这时,操作者开动机床,旋转手柄11,使手柄11带动丝杠9,丝杠9带动丝套和连接杆6使进给装置作直线往复运动。由于丝杠9杆部和转位套14配合,从而可以带动进给装置以转位轴13为中心转动,进给装置所作的直线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合成,促使进给装置可以带动刀杆2以定位轴4为中心作旋转运动,从而使刀头17刀尖部位工件的内球面方向进刀,完成内球面工件的加工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一汽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8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链条炉排侧密封块
- 下一篇:推拉式自卸蜂窝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