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牵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58636.3 | 申请日: | 200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更新 |
主分类号: | A61F5/048 | 分类号: | A61F5/048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11404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疗法器械,例如用于寻找或刺激体内反射点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目前用于治疗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所产生的退行性改变;劳损、慢性无菌性炎症以及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造成的继发性病变;包括颈部软组织和关节的各种病变等多种原因因素产生的对神经、血管的纵向压迫和刺激症状及颈椎弯曲异常、小关节紊乱等疾病所采用的牵引器械,如牵引器具、牵引固定器、牵引装置有多种多样,牵引器械的治疗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促进炎症消退,牵引使患者受累的软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引起的刺激,有利于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及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有利于解除肌肉的痉挛、切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运;有利于脊椎后关节微细异常改变,恢复正常关系,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复位或关节轻微错位的复位;有利于椎间盘脱出、颈椎病、神经刺激症状的解除,但实际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其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牵引施力大小难以掌握,牵引施力准确率较低,牵引施力过大易造成非病变组织产生损伤,牵引施力过小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牵引施力与人颈椎正常生理弯曲不一致,牵引施力不能够完全作用到具体病变部位,牵引施力操作时较为繁锁,费时费力,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从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及效率等缺点,为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牵引施力过大或过小,牵引施力与人颈椎正常生理弯曲一致,牵引施力能够完全作用到具体病变部位,牵引施力操作准确快捷,简单灵活,省时省力,提高治疗效率,减轻、减少患者的痛苦,结构简单紧凑的颈椎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底座呈长方形,在底座的上面部安装有座椅,在座椅左侧底座的左侧边部安装有连接底板及立柱杆,在立柱杆的上顶端部安装有横支架,横支架与立柱杆呈直角形状,在横支架的右侧中部开有开口贯通滑槽,在横支架开口贯通滑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调节间距的前、后定滑轮,在横支架的左端部、立柱杆的上端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前、后定滑轮,在立柱杆的左侧中部分别安装有上支架、下支架,在立柱杆左侧上支架下部安装有垂直牵引蜗轮蜗杆、沟轮,在立柱杆左侧下支架上部安装有侧牵引蜗轮蜗杆、沟轮,垂直牵引吊支架头呈长条棱形状,在垂直牵引吊支架头的上中部安装有定滑轮,在垂直牵引吊支架头的下部端面上安装有一组挂钩,垂直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垂直牵引蜗轮蜗杆、沟轮上,垂直牵引钢丝绳的另一端绕位于在横支架左端部、立柱杆上端部前定滑轮、横支架可调节间距的前定滑轮后绕位于垂直牵引吊支架头中的定滑轮后返回横支架可调节间距的后定滑轮、横支架左端部、立柱杆上端部的后定滑轮后连接固定在垂直牵引重力计的一端,垂直牵引重力计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在立柱杆左侧中部的上支架上,在座椅右侧底座的右侧边部安装有侧牵引连接底板及侧牵引套柱杆,在侧牵引套柱杆上端部安装有调节高度紧固套帽,在调节高度紧固套帽及侧牵引套柱杆内安装有伸缩柱杆,在伸缩柱杆的上端部分别安装有前、后定滑轮,在侧牵引连接底板及侧牵引套柱杆的下端底部、左侧边部连接底板及立柱杆的下端底部位于底座中部分别安装有前、后定滑轮,在底座的左、右两端侧对应侧牵引连接底板及侧牵引套柱杆下端底部、左侧边部连接底板及立柱杆下端底部位于底座中部前、后定滑轮的上方分别开有贯通孔,侧牵引支架头呈长条棱形状,在侧牵引支架头的右侧中部安装有定滑轮,在侧牵引支架头的左侧端面上安装有一组挂钩,侧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侧牵引蜗轮蜗杆、沟轮上,侧牵引钢丝绳的另一端贯穿底座左侧端贯通孔绕位于在左侧边部连接底板及立柱杆下端底部的前定滑轮、侧牵引连接底板及侧牵引套柱杆下端底部的前定滑轮后贯穿底座右侧端贯通孔绕位于在伸缩柱杆上端部的前定滑轮后绕位于侧牵引支架头右侧中部的定滑轮后返回伸缩柱杆上端部的后定滑轮后贯穿底座右侧端贯通孔后绕位于侧牵引连接底板及侧牵引套柱杆下端底部的后定滑轮、左侧边部连接底板及立柱杆下端底部的后定滑轮后贯穿底座左侧端贯通孔后连接固定在侧牵引重力计的一端,侧牵引重力计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在立柱杆左侧中部的下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更新,未经陈更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8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冷库集成式专用设备
- 下一篇:饮料密度糖度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