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户之透气视窗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0259381.5 | 申请日: | 200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仲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仲新 |
主分类号: | E06B7/30 | 分类号: | E06B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户 透气 视窗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门户构造,特别是指一种设在金属门上可通风透气之门户视窗检视孔,藉由旋钮柄与连杆牵动带动一内洞遮板,使之与其前后两中洞板之洞孔呈完全相对应,因此,可透过多孔而检视门外访客。
为了安全考虑,一般门户装置以隐密为主要求设计,目的在于可利用检视口检视访客的安全措施;不过,门户材质的差异,设置检视孔所能发挥的功用就大有差别。
常见门户视窗的构造,以装置在门户的小凸透视镜,透过单眼而可检视门外的访客;然而,当门户为钢铁门,尤其为较厚材质的钢门,装设小凸透镜显得困难,若中间为一中空状,欲设置凸透放大镜,更为不便。此种凸透镜,所检视出的形体会有变形现象,由于不具任何通孔,除无法兼具透气效果外,门户内外亦无法通话,惟有将门户打开方能通话,因此,在安全考虑上,为一大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门户之透气视窗构造,藉旋钮柄与连杆以牵动方式带动内洞遮板,使其可在两中洞板间上下移动,并与中洞板多洞孔相对应,在内洞遮板上端设有两弹簧片,以固定内洞遮板及便于呈上下活动,即可检视门外之访客或其他状况,为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
依本实用新型的此种门户之透气视窗构造,其内洞遮板设有长形孔,以便内洞遮板能有足够空间上下移动,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门户之透气视窗构造,包括:二外框,二中洞板及一内洞遮板,其特点是:前后外框内侧分别为一多孔之中洞板,在两中洞板之间,夹于最内侧为一较小面积之内洞遮板;两中洞板之间洞孔成相互对应,在内洞遮板设一凸出至外框之旋钮柄,其与连杆以牵动方式带动内洞遮板在中洞板呈上下移动,拨动旋钮即可将位于较中洞板低的内洞遮板孔洞向上移动,形成内洞遮板与中洞板之洞孔完全相对应之状态,即可检视门外之状态;其中,外框与中洞板为固定机构,内洞遮板藉拨动施钮柄,可于中洞板间移动;内洞遮板一侧端枢接一连杆装置,在连杆下方设有凸梢,支撑并抵住在连杆底缘,旋钮柄突设在内洞遮板之外侧,以供旋钮转动连杆,带动内洞遮板移动;中洞板与内洞遮板接触面设有滚球;外侧中洞板上端设有弹簧片,弹簧片抵住内洞遮板之边缘,以固定内洞遮板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门户之透气视窗构造,具有可透气,并能清晰地检视门外访客,出于安全考虑,不需打开门户能通话。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请参阅下列附图及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窗视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侧中洞板正面构造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侧中洞板背面构造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洞遮板与外侧中洞板组合正面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侧中洞板与其他组合之分解构造图。
附图中元件编号与名称对照:
1-金属门 2-透气视窗
10-外框 11、22-中洞板
12-内洞遮板 13-旋钮柄
14-滚珠 15-螺丝
16-连杆 17-弹簧片
18-长形孔 19、23-通孔
20-旋转轴 21-螺丝孔
24-凸梢
较佳具体实施例之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门户之透气视窗构造,包括:二外框10,二中洞11、22及一内洞遮板12,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视窗2安装在金属门1的示意图,当欲检视门外,只需轻轻扳动旋钮柄13,即可透过多孔的透气视窗2轻易地检视门外访客,亦可与门外的访客交谈。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其最外侧有一外框10,外框10正下方以螺丝穿经各板加以固定;外框10右下方为一金属制的施钮柄13,藉由向下扳动此旋钮柄13,以牵动方式带动内洞遮板12,即在最小动力下达到自动定位,可检视访客身份。
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中洞板11上分布著多个圆形通孔19,其两侧分别设有螺丝15,滚珠14镶嵌在各螺丝15底部,以便所设之滚珠14可减少对内洞遮板12接触面的磨擦,内洞遮板12可更易于移动。中洞板11右下方连接露出外框10施钮柄13的旋动轴20,藉由对旋钮柄13的转动,旋转轴20连带地转动,牵动设在旋转轴20底部的连杆16,即可将内洞遮板12向上移动,使之相对应于中洞板11及22的通孔19。此外,中洞板11边缘的螺丝孔21以螺丝由中洞板11穿经至另侧中洞板22将各洞板嵌合,加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仲新,未经许仲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板绕线盘
- 下一篇:微电脑热积累型电动机综合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