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载保护插头无效
申请号: | 00259491.9 | 申请日: | 200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62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诚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载 保护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载保护插头,特别指一种具有电流过载保护的插头。
由于社会之繁荣与进步、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日常生活用品几乎全面使用电气产品(如:电视、电冰箱、电锅、电脑……等),因此,电气产品俨然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工具。随着电气产品使用之普及,使用不当导致灾害之事故增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不当之电流过载导致火灾意外。虽然目前市面已有自动断电之插座设计,惟消费者另需花钱购置之外,使用上亦受现场、电线长度、数量、空间的限制,使用上仍有相当不便。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载保护插头,电流过载能自动断电保护,而且恢复通电手续简便。
本实用新型过载保护插头,主要由:内模座、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阻绝片、导电接片、和弹簧组成,其中,第一端子与导电接片之导电接点系藉由阻绝片之通孔相接触,当插头发生过载时,导电接片会超过预定之热度,由于导电接片系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制成,因而导电接片产生向后挠曲,此时,导电接片之导电接点会脱离与第一端子之导电接点接触而产生断电,同时,阻绝片受弹簧的弹力顶撑而向外位移,以完全阻绝二导电接点之接触,达到插头过载之安全保护。
详细地说:
一种过载保护插头,其特点在于其主要包含:
一内模座,为顶端一开口的中空座体,其中央形成一容置空向,该座体前方纵设二道平行之上、下插槽,于二插槽内侧各垂直延伸相对之L形上、下隔间,二隔间之间形成一位移室;
一第一端子,区分为插脚部与卡置部,其中插脚部裸露穿置于上插槽外,而卡置部则垂直嵌固于上隔间中,其内侧面并突设一导电接点;
一第二端子,区分为插脚部、卡置部与接头,其中插脚部裸露穿置于下插槽外,而卡置部则垂直嵌固于下隔间中;
一阻绝片,以绝缘材料制成,供以嵌置于位移室与容置空间之间,其表面开设有通孔;
一导电接片,以双层金属制成,该接片内侧设有导电接点,可供以容置于通孔中,与第一端子之导电接点接触,且一端设有接头;
一弹簧,系设于位移室内,以常态顶撑阻绝片向外位移;
一上盖,置设于内模座注绝缘包覆体;
该内模座之一端设有一缺口。
该阻绝片一端设有按压部,可容置于缺口中。
该阻绝片邻近位移室适当处,突设一限位边。
该限位边垂直突设一定位栓,供弹簧套设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阻绝片之设计,当使用电流超载时,第一端片与导电接片会受热自动弹开产生断电,此时阻绝片则会受弹簧之推顶而产生移位,造成第一端片与导电片之完全阻绝,达到电器产品使用之双重断电保护功效。
2.当断电一段时间后,使用者欲重新用电时,仅需将阻绝片往内按压,第一端片与导电接片会再次接触导通,操作相当简单及安全。
3.过载保护机构与插头合为一体,不仅单纯、直接,而且勿需再另行花钱购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平面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动作示意图1。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动作示意图2。
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动作示意图3。
图7系本实用新型之内模座灌注绝缘包覆体为一插头示意图。
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过载保护插头,主要包含:内模座(10)、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阻绝片(40)、导电接片(50)、弹簧(45)及上盖(60),其中:
内模座(10),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顶端具有一开口的中空座体(11),中央形成一容置空间(12),该座体(11)前方纵放二道平行上、下插槽13及14,于二插槽13及14内侧各垂直延伸相对的L形上、下隔间15及16,以令二隔间15、16之间形成一位移室17,且于座体11一端形成缺口18;
第一端子20,由导电材料制成,其区分为插脚部21与卡置部22,该插脚部21穿置于上插槽13之外,以使插脚部21裸露于外,而卡置部22则垂直嵌固于上隔间15中,其内侧面并突设一导电接点23;
第二端子30,由导电材料制成,其区分为插脚部31、卡置部32与接头33,其中,该插脚部31穿置于下插槽14外,以使插脚部31裸露于外,而卡置部32则垂直嵌固于下隔间16中,另接头33则连接电线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诚,未经张明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插入力端子构造
- 下一篇:可选键、可换键位、多功能自由组合式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