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接箱电子锁开锁电路无效
申请号: | 00259960.0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8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方信息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0 | 分类号: | H04M1/00;H03K17/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接 电子锁 开锁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交接箱电子锁开锁电路。
现有的交接箱电子锁开锁电路采用一对市话线通信和驱动一个前门电路,当外线操作人员需开交接箱后门时,要站在前门锁处,通过一个前后门转换开关接到后门,再驱动后门开锁。这样一来,外线操作人员操作极不方便,很容易造成应该开后门却开了前门,前门由于未拉开,因此监控中心一直认为此交接箱门未关。且转换开关由于是机械式,寿命短、故障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接箱电子锁开锁电路,免去前后门转换开关,加强可靠性,防止外线误操作,方便外线操作和施工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由前门电路和后门电路组成交接箱电子锁开锁电路,前门电路和后门电路完全一致,共用一对市话AB线通信和驱动,其中,前门电路由电话接线端子K1的一端接市话A线,电话接线端子K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1的负极同时与二极管D1的正极、可控硅BG1的负极、电子锁驱动线圈L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和可控硅BG1的正极同时与市话B线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BG1的控制极相连;电子锁驱动线圈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市话A线相连;后门电路由电话接线端子K2的一端接市话A线,电话接线端子K2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电解电容C2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2的负极同时与二极管D4的正极、可控硅BG2的负极、电子锁驱动线圈L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负极和可控硅BG2的正极同时与市话B线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BG2的控制极相连;电子锁驱动线圈L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市话A线相连。
正常状态时,市话AB线接入电路,其中A接正,B接负。由于二极管D2、D3反偏,电子锁驱动线圈L1、L2无电流,电话接线端子K1、K2断开,前、后门电子锁处于锁闭状态。
当外线操作人员要开前门时,维修电话机夹在前门的电话接线端子K1上,K1接通,此时供电由于是A正B负,于是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电解电容C1开始充电,且很快充满。当外线人员通过市话AB线输入密码并得到确认后,控制中心通过市话AB线输送开锁电流,特点为B正A负,此时二极管D1反偏,防止对电解电容C1反向充电,二极管D2正偏。电解电容C1上储存的电能通过电阻R1放电使可控硅BG1导通,导通时间由电解电容C1和电阻R1组成的时间常数R1C1决定。于是从市话AB线传来的开锁电流流向为B-BG1-L1-D2-A,电子锁驱动线圈L1有电流通过,锁被驱动且前门打开。
当外线操作人员要开后门时,维修电话机夹在后门的电话接线端子K2上,K2接通,与上述流程相同,使得电子锁驱动线圈L2有电流通过,锁被驱动且后门打开。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电路免去了前后门转换开关,加强了可靠性,同时,由于前、后门分别驱动,防止了外线误操作,方便了外线操作和施工人员。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附图所示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由前门电路和后门电路组成交接箱电子锁开锁电路,前门电路和后门电路完全一致,共用一对市话AB线通信和驱动,其中,前门电路由电话接线端子K1的一端接市话A线,电话接线端子K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1的负极同时与二极管D1的正极、可控硅BG1的负极、电子锁驱动线圈L1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和可控硅BG1的正极同时与市话B线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BG1的控制极相连;电子锁驱动线圈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市话A线相连;后门电路由电话接线端子K2的一端接市话A线,电话接线端子K2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电解电容C2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2的负极同时与二极管D4的正极、可控硅BG2的负极、电子锁驱动线圈L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负极和可控硅BG2的正极同时与市话B线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BG2的控制极相连;电子锁驱动线圈L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市话A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方信息技术开发公司,未经成都四方信息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9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