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260699.2 | 申请日: | 200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国清 |
主分类号: | F16H39/00 | 分类号: | F16H3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输出功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提高功率输出设备的输出功率的机构。
按,常用的功率输出设备有多种,如气压输出的气压机或油压输出的消防用出管设备,或是更高级的水力机等,都是输入空气或流体再予加压输出功率的设备。
然而,上述各种设备中,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差别很大。如消防用出管设备,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可相差四分之一以上,本可以达到12层楼高的水柱却只能达到10层以下楼高,其中最大的功率损失在于挤压气体或流体时的动能损失。
如图1、图2所示的现有功率输出机构,主要包括内容缸11和穿入内容缸11偏心位置的输入功率端转动杆10,内容缸11内形成有转动凹室12,转动凹室12内形成有入孔及出孔;而转动杆10固设有位于转动凹室12内的转动体13,转动体13上设有数个凹室14,凹室14中则设有拨动块15;利用密封元件(如垫片、止水环等)将一盖体封设在转动凹室12上。如此当高速转动输入功率端的转动杆10时,将带动转动体13在转动凹室12中转动,并使位于转动体13凹室14内的拨动块15因离心力而向外甩并顶靠转动凹室12内壁,由转动凹室12入孔进入转动凹室12的气体或流体将受到拨动块15的挤压并从转动凹槽12出孔挤出,达到输出功率的效果,上述设备在其实用性方面存在以下突出缺陷。
1、由于上述设备利用拨动块15挤压转动凹室12内的气体或流体,而拨动块15与转动凹室12内壁并不能完全密合,之间会有空隙,因此在高速转动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噪声;
2、由于拨动块15与转动凹室12内壁不能完全密合,因此必然损失输入功率;
3、由于拨动块15与转动凹室12内壁不能完全密合,当被挤压的气体或流体从间隙渗出至另一拨动块的拨动空间时,将明显影响拨动块自入孔带动引入气体或流体(因拨动空间不再是近真空状态),从而严重影响设备的输出功率;
4、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整个机构元件彼此的间隙更不易控制,将会加剧以上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积极开发研究,期能设计出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功率输出设备。然而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和长期的努力研究与试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而可以嘉惠所有的消费者及产业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以使功率输出设备具有最小的动能损失而提高其输出功率,同时消除其噪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本体、转动体、拨动机构和盖体组成一种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本体中的偏心处设有用于安装功率输入机构转动杆的穿孔,本体内设有容设凹槽,容置凹槽上形成有入孔和出孔;转动体安装固定在容置凹槽内的转动杆上,其上设有凹槽组;拨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转动体凹槽组一凹槽中,另一端为转动块并外推顶紧容置凹槽内壁;盖体通过封闭元件封闭容置凹槽。
在上述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中,当转动体高速转动时,转动块始终被外推顶紧容置凹槽内壁,因此噪声小、动能损失小,从而可提高功率输出设备的输出功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图2为现有功率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配合为马达及减速机的外观示意图。
参考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机构主要包括本体20、转动体30、拨动机构40和盖体50。
本体20中偏心处设有穿孔21并用于安装功率输入机构的转动杆22,本体20内设有容置凹槽23,容置凹槽23上形成有入孔24和出孔25。转动体30安装固定于容置凹槽23内的转动杆22上,其上设有一凹槽组31、32、拨动机构40的一端固定在转动体30的凹槽31内,另一端为转动块41并外推顶紧容置凹槽23的内壁。盖体50通过封闭元件51(如止水环、垫环及垫片等)将拨动机构40和转动体30封闭于本体20的容置凹槽23内,如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国清,未经何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0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