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二次缓冲保险杠无效
申请号: | 00260853.7 | 申请日: | 200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合斌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二次 缓冲 保险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了的汽车保险杠,尤其是一种能够弹性缓冲、灵活机动、简便实用的汽车二次缓冲保险杠。
目前,公知的汽车保险杠是由一段金属槽钢被焊接在车架纵梁上构成。事故时,因保险杠构造与撞击力度的不同,保险杠便无法对不同撞击力度进行有效的分散、吸收。由此给车体及驾驶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弹性缓冲、简便实用、事故时对不同撞击力度进行有效分散、吸收的汽车二次缓冲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金属槽钢切割成平等的两段,在两段槽钢的迎风面上安装同等长度、一定厚度的橡胶模块,在金属槽钢的背面各焊接有同样一根一定长度的撑簧管,在撑簧管与金属槽钢的焊接处,套装有后冲橡胶块;在撑簧管中段设定处,安装有调压涡轮;在调压涡轮后面一段撑簧管上,套装有一段压力弹簧,由一个盛满液压油的压力筒将调压涡轮及压力弹簧套装在筒内;在撑簧管底端,安装有压气片,被压气筒将压气片套装筒内。在压气筒底端,设有一个排气孔,由导气管将压缩气体导入附加气囊。在压力筒外顶端,安装有与后冲橡胶块相对应的后冲座。在压力筒与压气筒相连处,设有连接丝。事故时,安装在金属槽钢上的橡胶模块接触受力,由金属槽钢带动撑簧管后移;同时安装在撑簧管上的调压涡轮、压气片后移工作,液压油受力由调压涡轮调整规则流动,压力弹簧受力压缩,压气片受力压缩空气排入附加气囊,产生一次缓冲过程。当仍存在撞击余力时,橡胶模块与被撞击物之间,后冲橡胶块与后冲座之间接触受力压缩,产生二次缓冲。此时缓冲装置已完全作用而关闭,恢复原有保险杠的功能状态。当仍存在撞击余力时,由保险杠将余力转移于整体车架进行分散吸收,由此达到对驾乘人员及车体的安全保护目的。
本缓冲装置仅采用普通材料、结构简单。
以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汽车二次缓冲保险杠的外观结构图
图2:为汽车二次缓冲保险杠的截面结构图图中:
1、橡胶模块 2、金属槽钢 3、后冲橡胶块 4、撑簧管 5、后冲座 6、压力筒 7、固定板 8、压气筒 9、排气孔 10、调压涡轮 11、压力弹簧 12、连接丝 13、压气片
一段具有良好弹性与硬度的橡胶模块(1)安装在金属槽钢(2)上,在金属槽钢(2)的背面设定处,各焊接有一根撑簧管(4);在撑簧管(4)与金属槽钢(2)的焊接处,套装有后冲橡胶块(3);在撑簧管(4)的中段设定处,安装有调压涡轮(10);在调压涡轮(10)后面的一段撑簧管(4)上、套装有一段压力弹簧(11),由一个盛满液压油的压力筒(6)将调压涡轮(10)、压力弹簧(11)套装在筒内。在伸出压力筒(6)的一段撑簧管(4)的设定处,安装有压气片(13);在压力筒(6)的顶端,安装有与后冲橡胶块(3)相对应的后冲座(5);在压气筒(8)与压力筒(6)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连丝(12);在压力筒底端设有排气孔(9),由其将压缩气体导入附加气囊。同样三组缓冲装置被并列焊接在固定板(7)上,中间一组为连动组。事故时,由橡胶模块(1)接触受力,推动金属槽钢(2)、撑簧管(4)后移;安装在撑簧管(4)上的调压涡轮(10)、压气片(13)同步后移;同时压力弹簧(11)受力而压缩,液压油由调压涡轮(10)调整规则流动;压气片(13)受撑簧管(4)驱动而压缩空气排入附加气囊,产生一次缓冲。而仍存在撞击余力时,橡胶模块(1)与被撞击物之间、后冲橡胶块(3)与后冲座(5)之间受力压缩,产生二次缓冲。此时汽车二次缓冲保险杠已完全作用而关闭,恢复原保险杠的功能状态。当仍有撞击余力时,由保险杠将撞击余力转移于整体车架进行有效的分散、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合斌,未经王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0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