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夯扩混凝土大头桩的施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0261370.0 | 申请日: | 200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7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清洁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71008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大头 施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夯扩混凝土大头桩的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领域内的一种施工设备。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中常常采用夯扩混凝土大头桩,这种桩的一种施工设备是主机采用液压步履式,成桩孔和成桩孔底端扩大头是靠卷扬机起吊一个平头重锤在护筒内反复锤击土层,从而带动护筒下沿规定深度处,然后用人工向护筒内边填料,重锤边夯击,在护筒底形成扩大头,这种设备施工时振动大,特别遇到硬土层,成孔速度慢,起拨护筒力量小,容易使设备倾倒,而且锤击护筒内填料时,重锤与护筒磨擦,滑轮组及卷扬机的惯性力。致使夯击能量减小,锤击惯入度不易监测控制,施工质量难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夯扩混凝土大头桩的施工设备,能够在夯管底端形成一个扩大头,采用惯入度和填料量控制桩端扩大头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具有施工效率高、质量易控制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履带吊车及其上配置的拨杆,履带吊车的底部及拨杆分别与一塔架的下、上端相铰接,履带吊车上配置两个绕有绳索的卷筒,其中一个卷筒内的绳索与塔架上的滑轮机构与柴油锤及内夯管相配置,另一卷筒内的绳索与塔架上的滑轮机构与外夯管相配置。
塔架顶端设有两个电动卷扬机,其中一个电动卷扬机起吊混凝土料斗及钢筋笼,另一个电动卷扬机起吊与外夯管相配置的动滑轮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滑轮支架(22)的俯视图。
图3是外夯管(23)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内夯管(24)的结构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夯管(17),内夯管(16),柴油锤头(15),塔架(19),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主机采用履带吊车(1),履带吊车(1)内设有两个同轴绕有钢丝绳的卷筒(2)、(3),卷筒(2)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组(4)和动滑轮组(6)起拨外夯管(17),卷筒(3)的钢丝绳绕过塔架顶端滑轮组(12)和动滑轮组(21)起吊柴油锤(15)及内夯管(16),塔架顶端设有两个电动卷扬机(8)、(11),电动卷扬机(11)起吊混凝土料斗(18)及钢筋笼,电动卷扬机(8)起吊动滑轮组(21),沿塔架向上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履带吊车(1)的拨杆(7)与塔架(19)上支架(20)采用铰接。塔架底部铰接有水平撑杆(5),水平撑杆(5)与吊车铰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保证塔架的稳定性。设备在现场移动时,抬高拨杆(7),使塔架底盘离开地面,然后行走。
参见图1、2,在本实用新型中,塔架(19)顶端设有滑轮支架(22),支架(22)中安装八个滑轮,其中三个滑轮组(12)起吊柴油锤(15)及内夯管(16),两个滑轮(13)起吊外夯管(17)。另外三个滑轮(9)起钢丝绳导向之用。塔架(19)上设有轨道,以便控制柴油锤(15)上下运动。柴油锤(15)及内夯管(16)起吊是通过吊车内卷筒(3)钢丝绳绕过定滑轮组(12)和柴油锤上方的动滑轮组(21)实现的,成桩孔和夯击外夯管内的填料。在孔底端形成一个扩大头是靠柴油锤(15)直接将内夯管(16)放入外夯管(17)内一起夯击沉入土层规定深度处,然后抽出内夯管(16),用料斗(18)向外夯管内填一定量的料,将连接在柴油锤上的内夯管(16)重新放入外夯管(17),用柴油锤(15)跳打,通过内夯管将填料夯出外管底口,从而在孔底挤密形成一个扩大头。扩大头的大小,可通过填料量计算而得。这样反复可进行多次。
扩大头施工质量是靠填料量和内夯管的惯入度来控制的,一般用柴油锤(15)跳打10击,内夯管惯入量来控制扩大头质量。当扩大头施工好后,抽出内夯管(16),向外夯管(17)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至规定标高,将内夯管(16)压在桩顶上,缓慢拨出外夯管(17),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底端带有扩大头的混凝土灌注桩,该桩承载力高,灌注混凝土时,不易发生缩径、断桩现象,桩质量有保证,工程造价低。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升钢筋笼和混凝土料斗(18)是靠塔顶电动卷扬机(11)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清洁,未经刘清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1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拉链穿头定位器的改进
- 下一篇: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