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机便携式扫描仪无效
申请号: | 00261731.5 | 申请日: | 200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62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宁;柯导明;梁栋;王年;宣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24 | 分类号: | G06K9/2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3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机 便携式 扫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仪,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作为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扫描仪。
扫描仪作为图象、图形和文本的输入设备,其应用越来越普遍,成为继键盘和鼠标之后的第三代微机输入设备。但是当前市场上各式扫描仪都是必须与计算机联机才能投入使用。这给在某些场合下使用扫描仪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例如,在野外进行现场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脱离计算机单独使用的脱机便携式扫描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扫描头和控制电路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CPU单元CP1,外接振荡器CRY1和复位电路S2;
存储单元,由单片机的PO口和P2口提供A0-A15共16根地址线,并选用P1口的P1.0作为第17根地址线A16,用单片机P1口的P1.2、P1.3和P14三根线作为译码器U8输入端,输出端Y0-Y3分别接至四片存储器U1、U2、U3、U4的CS1管脚;
扫描头信号单元,由缓冲器U7为扫描信号电平整形,整形输出的串行CCD图像信号经移位寄存器U5转换为并行信号,通过三态触发器U6送入数据总线D0-D7,并由所述三态触发器U6分时控制图象信号与数据总线的联系;
扫描头开关单元,由三极管Q1、Q2构成,单片机定时输出信号在其T1端输出至三极管Q2的基极。
采用直接通讯的RS-232接口,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及附加元器件构成了RS-232信号电平与TTL电平不匹配的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将扫描的图形、图象和文字数据进行存储,存储后的数据可随时输入计算机中做进一步处理。本实用新型可脱离计算机独立完成扫描工作,其适应性强、成本低、质量高。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由扫描头和控制电路构成,其控制电路包括:CPU单元、存储单元、扫描头信号单元、扫描头开关单元和通讯接口。
CPU单元CP1采用MCS-51系列的87C51,外接振荡器CRY1和复位电路S2;
存储单元采用128K*4RAM和64KROM的扩展存储结构。由于628128有128K*8个存储单元,共17根地址线。而8051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仅提供了A0-A15共16根地址线,因此,又选用P1口的P1.0作为第17根地址线A16。本设计中,用了U1、U2、U3和U4四片628128共512K存储空间,取用单片机P1口的P1.2、P1.3和P14三根线作为译码器U874HC138输入端,输出端的Y0-Y3分别接至四片存储器U1、U2、U3和U4 628128的CS1管脚,以此解决寻址问题。译码器U8 74HC138有三个片选端,若未被选中,所有输出均为高电平,四片68128也均未被选中,此时,数据总线可主与图象信号使用,解决了RAM与图象信号分时共用总线。
扫描头信号单元由缓冲器U7 74HC244为扫描信号电平整形,整形输出的串行CCD图像信号经移位寄存器U5 74HC164转换为并行信号,通过三态触发器U6 74HC374送入数据总线D0-D7,并由所述三态触发器U6 74HC374分时控制图象信号与数据总线的联系。
该电路中的缓冲器U7 74HC244有两个作用。首先,对扫描头的五个信号电平整形;其次,由于87C51CPU的I/O脚有限,在确定了扫描仪的分辩率后,将同步信号关断,使CPU的P1.7脚可分时分作他用,这时U7 74HC244的第19脚应加一低电平。
因为CCD图象信号是负极性的,所以用U12:B74HC04的一个反相器进行处理,使之转换为正极性信号。
三态触发器U6 74HC374也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将U5 74HC164输出的并行图象信号送入数据线总线;另一是分时控制图象信号与数据总线的联系。当取样控制信号在U5 74HC164的时钟端CLX对CCD图象信号采样时,另一个取样控制信号送入计数器U13:A74HC393进行计数。计数器的八分频输出端送入U674HC374的时钟端CLX。当经过八个取样脉冲周期后,74HC374时钟被触发,此时,74HC164恰好将串行图象数据转换为8位并行数据,经由74HC374输出至数据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1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避雷技术中对消电荷的放大和慢释放装置
- 下一篇:芯片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