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动式气嘴抛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1808.7 | 申请日: | 200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543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朝远;陆景文;赵东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3B37/04 | 分类号: | C03B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式气嘴抛丝 装置 | ||
摆动式气嘴抛丝装置,是对现有二步法生产连续玻璃纤维原丝毡(以下简称连续毡)气嘴抛丝装置的一种改进。
中国专利93246409.2和299230296.x分别介绍了现有二步法生产连续毡的二种结构不同的气嘴(气流抛丝嘴)。目前,在连续毡生产过程中,无论使用的是那种结构的气嘴,均是借助于高压气流的作用,使玻璃纤维原丝在气嘴中高速散丝,成圈、下抛至接受网带上成毡。气嘴被固定在机头上,在抛丝过程中,气嘴本身不动,它仅随机头做左右往复运动。接受网带是做与机头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前进运动。气嘴抛出的原丝通过这二种运动的合成,就制得了连续毡。在现有技术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气嘴本身不动,所以限制了气嘴的散丝宽度。一旦加快了接受网带的行进速度,就会在接受网带上形成稀疏的“S”形轨迹,造成原丝毡的厚薄不匀,影响成毡的均匀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摆动式气嘴抛丝装置,以增加抛丝宽度从而改善成毡的均匀性和制毡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机头1、导轨2、对辊3和气嘴4,对辊固定在机头上,气嘴位于对辊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机头上还固定有一支座5,气嘴4的上部悬挂在支座5上,气嘴4的下部固定在摇臂6上,摇臂6上还装有一滚轮7,摇臂6的下部通过一弹性装置8被固定在支座5的底部,导轨2的内侧设有波浪板9,滚轮7与波浪板9相接触。气嘴4的上部通过销轴10悬挂在支座5上。滚轮7通过滚轮轴11固定在摇臂6上。弹性装置8为弹簧。
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制得的摆动式气嘴抛丝装置,通过摆动的气嘴扩大了抛丝宽度,从而改善了连续毡的成毡均匀性和制毡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机头1上固定有一支座5,气嘴4的上部通过销轴10悬挂在支座5上。气嘴4的下部固定在摇臂6上。在气嘴的对面,滚轮7通过滚轮轴11也固定在摇臂6上。在支座5的底部与滚轮7同侧,装有一弹簧8,它把摇臂6固定在支座5上。导轨2的内侧装有一波浪板9,滚轮7与波浪板9相接触。当本装置起动后,机头1沿导轨2以0.5m/秒的速度作往复运动,同时,对辊3以200m/分的线速度作转动,玻璃纤维原丝从两对辊间通过,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由气嘴4向接受网带抛丝。滚轮7为201轴承,位于波浪板的下方,沿波浪板9滚动。当它滚至波浪板9的最高处时,气嘴4处于自然悬垂状态,当它滚到波浪板的最低位置时,由于滚轮7位置的降低,它会使与其连为一体的,位于摇臂另一端的气嘴4的下部自然向外位移,当滚轮7越过此最低位后,在弹簧8的作用下,气嘴4又复原。周而复始,气嘴4就完成了前后摆动的动作。以此,增加了气嘴4的抛丝宽度。在年产700吨连续毡的生产中,成毡均匀性可提高20%以上,毡的纵向强力有明显增加,生产效率可提高一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未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1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