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压缩封隔锚定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2056.1 | 申请日: | 200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7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林 |
主分类号: | E21B23/06 | 分类号: | E21B23/06;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张正星 |
地址: | 3002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锚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压缩封隔锚定器,主要用于供油田在管柱下到位置后,将管柱锚定于套管内壁和密封好以及进行封隔,以供采油之用。
现有技术不带封隔装置,因而不能在锚定的同时进行封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锚定和封隔的液力压缩封隔锚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油管短节、中心管、胶筒、活塞、接箍和卡瓦组成,油管短节上端螺纹连接有上接头,油管短节下端螺纹连接有接箍,油管短节外的上接头和接箍之间装有胶筒和活塞,中心管上端螺纹连接有接箍,中心管外的接箍下装有上卡瓦座、卡瓦和下卡瓦座,接箍中的径向孔内装有钢球、压簧和丝堵,径向孔处有轴向通孔。
胶筒包括长胶筒和短胶筒,长胶筒和短胶筒之间以及两个短胶筒之间装有隔环。
油管短节和活塞之间装有定位螺钉和密封圈。
活塞外套装有缸套,缸套螺纹连接于接箍上,活塞和油管短节、活塞和缸套、接箍和缸套之间有密封圈。
上卡瓦座外套装有缸套,缸套螺纹连接于接箍上。
缸套和上卡瓦座之间有密封圈。
中心管和上卡瓦座之间有密封圈。
上卡瓦座下部和上卡瓦座上部,为锥体和圆柱体相间分布,上、下卡瓦座的锥体之间夹装有卡瓦。
卡瓦外圆有齿。
下卡瓦座有螺孔,中心管外有L形凹槽导轨,导向螺钉拧入螺孔并进入L形凹槽导轨内。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总图,图中的右边图形接于左边图形的上面;
图2为图1的A向放大视图,图中只表示出中心管上L形凹槽导轨和导向螺钉内端顶紧于导轨内的结构。
附图件号表示:
1、上接头 2、长胶筒 3、隔环
4、短胶筒 5、油管短节 6、活塞
7、缸套 8、密封圈 9、密封圈
10、定位螺钉 11、密封圈 12、接箍
13、丝堵 14、压簧 15、钢球
16、上卡瓦座 17、卡瓦 18、下卡瓦座
19、导向螺钉 20、中心管 21、过流通孔
22、L形凹槽导轨 23、径向槽 24、轴向槽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由油管短节5、中心管20、胶筒(含一个长胶筒2和两个短胶筒4)、活塞6、接箍12和卡瓦17组成。本实用新型下端连接有油管、深井泵和尾管,上端连接有油管,以构成油井套管内的管柱。
油管短节上端螺纹连接有上接头,下端螺纹连接有接箍12。油管短节外的上接头和接箍之间装有胶筒和活塞6,长胶筒和短胶筒以及两短胶筒之间均装有隔环3。活塞外面套装有缸套7,油管短节和活塞之间有密封圈9和定位螺钉10。活塞和缸套之间有密封圈8,缸套和接箍之间有密封圈11。
接箍中部有径向孔,径向孔从内向外依次装有钢球15、压簧14和丝堵13。所说的径向孔处还有轴向的过流通孔21,以便顶开钢球的压力液流分别流向上方供封隔用和流向下方供锚定用。
接箍下部螺纹连接中心管20上端,中心管外从上向下依次套装有上卡瓦座16、卡瓦17和下卡瓦座18。上卡瓦座外装有缸套,缸套上端和接箍螺纹连接,缸套和上卡瓦座之间有密封圈8,上卡瓦座和中心管之间有密封圈9。上卡瓦座下端外圆为五个锥体和五个圆柱体相间的结构,下卡瓦座上端外圆为五个锥体和五个圆柱体相间的结构,在上、下卡瓦座五个锥体之间夹装并铰接有五件卡瓦17,下卡瓦座下部有径向螺孔,螺孔内拧装入导向螺钉19,中心管和下卡瓦座径向螺孔相对应的部位有L形凹槽导轨22,待导向螺钉内端拧入L形凹槽导轨上端径向槽23(见图2)时,以对下卡瓦座进行定位,以确保卡瓦处于合拢(不张开锚定)的位置。
需封隔和锚定时,此时,导向螺钉处于L形凹槽导轨上端径向槽23(见图2),从上接头中孔内进入压力液流,顶开钢球后,液流向上剪断定位螺钉后,将活塞6推向上驱使胶筒鼓肚以封隔,液流向下推动卡瓦张开以锚定。
需解封和解锚时,只需转动油管,使导向螺钉内端进入L形凹槽导轨的轴向槽24上端,在向上稍提起油管的同时,导向螺钉内端连同下卡瓦座向下移动,导致胶筒复原以解封,卡瓦缩回以解锚。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
在锚定的同时完成封隔;操作方便;结构较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林,未经李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