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压泵无效
申请号: | 00262806.6 | 申请日: | 200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洵;庞梦来;郑如虎;杨守智;李进福;武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梦来;张学洵 |
主分类号: | F04B23/06 | 分类号: | F04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260 河北省晋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压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输送及能量回收的差压泵。
目前国内氮肥厂中,用于合成氨生产及联产甲醇生产中的液体输送大多由某单一装置来完成,所采用的装置大都为卧式三柱塞泵,这类装置或设备的动力来自于电动机,电动机经减速后将动力传至曲轴,由曲轴带动三根柱塞实现交替往复运动,得以进液、排液完成液体输送。其弊端是结构复杂,易出现柱塞、滑块及密封填料磨损,维修费用高,耗电量大。现公开号为CN1056664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记载了一种氮肥生产用铜液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由增压器、换向器及配流器三部分组成,其构成增压器的两个不等容液压缸采用卧式设置方式,其弊端是维修不方便,加工困难,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差压泵,它既能输送液体,又能回收废液体能量,一机两用,而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差压泵,具有座体、增压器、换向器、配流器,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增压器的两个液压缸平行立置固定安装于座体上,这两个液压缸上的两个活塞组件与实现其沿各自的液压缸一上一下协调运动的协调装置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协调装置可以包括分别固定于上述两个活塞组件的活塞杆顶部的两个拉杆、由座体支撑的两对导向链轮及各绕过一对导向链轮其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拉杆对应相连接的两根链条。所述的协调装置还可以包括分别固定于上述两个活塞组件的活塞杆顶部的两个拉杆、由座体支撑的两对导向滑轮及各绕过一对导向滑轮其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拉杆对应相连接的两根钢丝绳。所述的协调装置还可以为分别固定于上述两个活塞组件的活塞杆顶部的两个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增压器的两个液压缸平行立置固定安装于座体上,这两个液压缸上的两个活塞组件与实现其沿各自的液压缸一上一下协调运动的协调装置相连接。这样,差压泵的两个活塞在做往复运动的同时,便实现了废液体的能量回收及液体输送,它一机两用,不用电动机驱动,而是用具有压力能的废流体驱动,改变了由电动机驱动三柱塞泵输送液体的传统方式,以18M3/h差压泵为例,其年节电能582120KWh,节电效果十分显著。而且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活塞往复运动次数少,供液范围大,机器磨损小,寿命长,维修方便。可用于一切具有流体压力能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以合成氨铜洗工序为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座体1、由两个液压缸2及两个活塞组件3构成的增压器、换向器6、配流器4、协调装置5及图中未示出的电气控制部分。所述的增压器的两个液压缸2平行立置固定安装于座体1上,这两个液压缸上的两个活塞组件3与实现其沿各自的液压缸一上一下协调运动的协调装置相连接。上述协调装置5可以包括分别固定于上述两个活塞组件3的活塞杆顶部的两个拉杆51、由座体1支撑的两对导向链轮52及各绕过一对导向链轮其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拉杆51对应相连接的两根链条53。上述协调装置5还可以包括分别固定于上述两个活塞组件3的活塞杆顶部的两个拉杆51、由座体1的支撑两对导向滑轮及各绕过一对导向滑轮其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拉杆51对应相连接的两根钢丝绳。如图4所示,上述协调装置5还可以为分别固定于上述两个活塞组件3的活塞杆顶部的两个配重块53'。增压器、换向器6、配流器4的结构及电气控制部分为已有技术,当然电气控制部分可利用微机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差压泵的活塞组件的活塞上下运动,自动完成工作循环和必要的故障报警。增压器的两个液压缸2中其中一个液压缸上下腔C与A分别与管路9和管路11相通,另一个液压缸上下腔D与B分别与管路16和管路14相通。换向器6包括换向阀和两个行程开关(图中未绘出),换向阀的孔H、I、J、K分别与管路11、14、12、13相连通,管路13通向再生塔,管路12接铜洗塔的废液出口,管路11、14分别连接增压器的两个液压缸,行程开关分别控制换向阀的1DT、2DT。配流器4包括四个连通于一起的单向阀8、10、17、15,连接后的E、F、G、H端分别连接管路7、9、18、16,管路18的另一端连通新铜液池,管路7的另一端连通铜洗塔的新铜液进口。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以合成氨生产铜洗工段为例),1DT通电(2DT断电),铜洗塔排出的高压废铜液经换向器左位接入系统,进入左液压缸A腔,推动左液压缸活塞向上运动,左液压缸C腔内的低压液被压缩使压力升高,经配流器的排液阀(单向阀)8输送至铜洗塔上部;同时通过协调装置的链条传动(或用钢丝绳,或用配重块压下)带动右液压缸活塞向下运动,右液压缸B腔内已被利用的废铜液经换向阀去再生塔,由于活塞向下运动,右液压缸D腔形成真空,使再生后的新铜液由进液阀(单向阀)15吸入右液压缸D腔,当右液压缸活塞下行至底部时碰撞行程开关,使1DT断电,2DT通电,两液压缸上的活塞将进入反向运动,此时换向器右位接入系统,铜洗塔排出的高压铜液进入右液压缸B腔,推动右液压缸活塞向上运动,右液压缸D腔内的低压液被压缩使压力升高,经配流器的排液阀(单向阀)17输送至铜洗塔上部,同时通过协调装置带动左液压缸活塞向下运动,左液压缸A腔内已被利用的废铜液经换向阀去再生塔,左液压缸C腔由于容积增大形成真空,由进液阀(单向阀)10吸入新铜液,待左液压缸活塞下行至终点时碰撞行程开关,使1DT通电、2DT断电,一个往复工作循环便完成了。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自动工作循环,达到回收铜洗塔废流体液压能及输送高压新鲜铜液的目的。由于差压泵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压力损失和容积损失,最大能回收高压废流体中80%的能量,其余20%的能量则需由一个小容量的柱塞泵作补充,图3中所示为差压泵和小柱塞泵19并联运行的工作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梦来;张学洵,未经庞梦来;张学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