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力驱动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2919.4 | 申请日: | 200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4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平 |
主分类号: | F03G5/02 | 分类号: | F03G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凯音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驱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体力产生机械动力的装置。它可用于人力驱动的车、船,尤可用于下肢残疾者所骑用的人力车、动力舱较低矮(亦即脚踏驱动空间的高度受到限制)的游船等。
中国专利CN 2073036U所提供的“双杆摆式人力驱动器”,它含有机架、一套由摇杆输入动力并由链轮输出动力的传动装置;它的缺点是:1)它的两摇杆轴上的不同向运动是通过棘轮机构转换成链轮的向前运动,由于棘轮机构噪音大,因此装有它的车、船噪声很大;2)它本身不带有制动操纵装置,因此当它在车中使用时还需要同时配置一套制动操纵机构,在游船中要配置一套在制动时操纵汽笛鸣叫的制动操纵机构,从而增加对车、船的投资费用,而且还因制动力的传递环节较多而降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人力驱动器,以使它具有以下的特点:1)噪声低;2)能集车辆的驱动和制动操纵于一体,以使结构紧凑、在车船中所占用的空间小,以及使车、船的投资成本降低;3)能提高它所在车、船的制动效果,使车、船的行驶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人力驱动器,它含有壳体和一套由摇杆输入动力并由链轮输出动力的传动装置,其特点是:它的传动装置含有两个用于安装带脚蹬的摇杆的摇杆轴、一个其两端同时活套在两摇杆轴上以使两摇杆轴共轴线的同心轴、两个分别安装在两摇杆轴上的圆锥齿轮、一个同摇杆轴共轴线且安装在壳体上的燕尾形滑槽内的行星架、在行星架上安装的能与圆锥齿轮作啮合传动的小伞轮,以及两个分别固接在摇杆轴上且能将摇杆轴上的不同方向的运动均转换成链轮的向前运动的转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人力驱动器,它还可带有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包含有在行星架上设置的一组齿牙和连接在壳体上的能与行星架上的齿牙啮合以锁定行星架的驻车制动掣、一根其一端固接在行星架上而另端通过壳体上的小孔伸出壳外并与车轮上的刹车片连接的钢索、一个与驻车制动掣连接的控制钮、一个连接在壳体上的能限定行星架的运动的限位掣,以及能使行星架复位的大弹簧和能使限位掣复位的小弹簧。
本实用新型人力驱动器,其传动装置中的转换装置是超越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它工作时的噪声低;2)它集车、船的驱动和制动于一体,使结构紧凑、在车船中所占用的空间小,且能降低车或船的投资成本;3)它使驱动和制动合二为一,从而减少了制动力的传递环节,提高了它在车、船中的制动或鸣笛的效果,使车、船的行驶安全可靠。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内容如下: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人力驱动器的主视图和主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在去掉壳体之后的立体图,它分有(a)和(b)、(c)三幅图,该三幅图除了将本实用新型驱动器的结构立体化之外,其中(a)和(b)分别表示在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在左、右不同脚蹬上输入动力时的各零部件的运动状况;(c)表示出制动时驱动器各零部件的运动状况;图中以箭号表示出零部件的运转方向;
图5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在游船内应用时的机构简图。
图面中的符号说明如下:
在图1~图4中,1-壳体;2、2’-摇杆;3、3’-摇杆轴;4-同心轴、5、5’-圆锥齿轮;6-转换机构;7-链轮;8-行星架;9-小伞齿轮;10-齿牙;11-制动掣;12-限位掣;13-大弹簧;14-小弹簧;15-钢索;16-小孔;17-长孔;18、18’-花键;19-控制钮;20、20’-脚蹬;F、F’-表示外加力。
在图5中,I-人力驱动器、II-链传动装置、III-无级调速器;30-螺旋桨;31-主动盘;32-拨叉;33-滚轮;34-轴;61-主动盘;62-球;63-弹簧;64-器壳。
从图1~图4中可看到本实用新型人力驱动器的结构组成,它含有壳体1和一套由摇杆2输入动力并由链轮7输出动力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含有两个用于装带脚蹬20、20’的摇杆2、2’的摇杆轴3、3’、一个其两端同时活套在两摇轴的内孔中以使两摇杆轴共轴线的同心轴4、两个分别安装在两摇杆轴上的圆锥齿轮5、5’、一个同摇杆轴共轴线的且安装在壳体上的燕尾形滑槽内的行星架8、在行星架上安装的能与圆锥齿轮5、5’作啮合传动的小伞轮9,以及两个分别以花键18固接在摇杆轴3、3’上且能将摇杆轴上的不同方向的运动转换成链轮上的持续向前运动的转换机构6。链轮7及其上的链条(图中未予以表示)可通过壳体上的长孔17伸出壳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平,未经王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2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