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洗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3988.2 | 申请日: | 200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钦祥;蔡更喜;刘家恒;陈晖;莫宏涛;安发全;王利畏;张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祖芳,吴方平 |
地址: | 47313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式洗井 装置 | ||
1、一种车载式洗井装置,主要包括的洗井泵(30)、动力传动装置(25)和洗井液处理装置均置于公知的汽车底盘(1)上,动力传动装置(25)取力于汽车发动机,供于洗井泵(30),洗井液处理装置由两级水力旋流除砂器(14)与(15)、磁化器(27)、液-液旋流油水分离器(10)、静态混合器(9)、管式沉降器(4)、斜板沉降器(2)、一级深床过滤器(7)和二级纤维球精细过滤器(5)等各处理单元以及水源贮供器(3)、收油箱(11)、集泥箱(28)、自动加药装置(29)及仪表控制盘(26)组成,各处理单元依次通过管线相串连,其特征在于:
二级水力旋流除砂器(15)的出口通过管线(16)及连接管(17)和(18)分别与磁化器(27)和一级深床过滤器(7)相连;
一级深床过滤器(7)的出口通过管线(21)及连接管(22)和(23)分别与二级纤维球过滤器(5)和水源贮供器(3)相连;
自动加药装置(29)通过管线并入液-液旋流油水分离器(10)和静态混合器(9)之间的连接管(19);
水源贮供器(3)为卧式柱形结构,通过管线分别与洗井液处理装置的一级深床过滤器(7)和二级纤维球精细过滤器(5)相连,并通过管线和洗井泵(30)与注水井口(0)相连;
液-液旋流油水分离器(10)、一级深床过滤器(7)、二级纤维球过滤器(5)和水源贮供器(3)沿汽车底盘(1)纵轴线上布置;静态混合器(9)、管式沉降器(4)和斜板沉降器(2)以汽车底盘(1)纵轴线为中心两侧对称布置,各自并联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液旋流油水分离器(10)为立式圆柱结构,在器壁和上下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0-9)、出油口(10-1)和出水口(10-8),器内通过隔板(10-3)及(10-6)将其分成集油腔(10-2)、配水腔(10-5)及出水腔(10-7),配水腔(10-4)内置至少2根两端分别固定于隔板(10-3)及(10-6)上的液-液水力旋流管(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管式沉降器(4)为卧式管状多腔结构,在器壁上设有进水口(4-1)、出油口(4-9)和排污口(4-6)、(4-7)以及与斜板沉降器(2)相连的出水连通管(4-4),器内从进水口一端依次分为配水腔(4-5)、聚结腔(4-2)、自由沉降腔(4-3)及斜板沉降腔(4-8),置于配水腔(4-5)和自由沉降腔(4-3)之间的聚结腔(4-2)内充填有由φ15-25mm的疏油粒料形成的粗粒化床,在斜板沉降腔(4-8)上部器壁内面置有捕集管(4-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板沉降器(2)为卧式圆柱结构,置于管式沉降器(4)斜板沉降腔(4-8)段上方,在斜板区(2-4)内置有间距为15-40mm的斜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深床过滤器(7)内置滤床采用粒径分别为0.8-1.2mm、1.2-1.5mm和1.5-2.0mm的核桃壳滤料,其厚度分别为15—20%、45—50%和2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收油箱(11)容积为0.5-4.0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39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声装置
- 下一篇:列管式冷却器折流板用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