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4568.8 | 申请日: | 200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751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德·作锦·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30 | 分类号: | H01R12/30;H01R43/16;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能可靠且快捷定位端子于其中的端子固持装置的电连接器。
很多相互匹配的连接器是利用成对的啮合端子使导线与其它电路组件经由这种对接在一起的连接器加以相连,这些端子对可以是针状端子与插座端子。传统上,端子装配在连接器绝缘本体上的一排端子通道中,每个端子沿端子通道纵向轴插入相对应端子通道内,且借一体成型在端子上的固持装置将端子稳固固定在其中。
然而如何适当将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端子通道的固定位置上是一问题。端子不稳定性使它在绝缘本体中移动,尤其是沿端子通道纵轴线方向或与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方向移动,端子横向或角度性的移动会导致相配合连接器的端子间无法对准,这可能使互配端子的一或二者都被破坏,从而产生局部或不完全的电性连接。所以,应可了解针状端子与插座端子必须正确定位、稳固且对正中心才能使相对应的插座端子与针状端子正确啮合。这种定位随着电连接器的逐步小型化变得更为重要。
美国专利第5,664,969号(下称’969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用来连接金属导线与配对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969号专利揭示了一对在绝缘本体的空腔壁上设置的长形槽,端子具有能紧密容置于槽内的自由端。这个结构使插置于空腔内的端子不发生横向或角度性移动。然而,这样的空腔与端子结构都很复杂。
再者,当相对接的端子对的啮合区增加时,它间的受力亦相应增加。因而,较大且具有较大接触区域的端子在对接时产生较大的受力。因此,降低较大的端子间对接时的受力是有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端子固持装置以可靠、快捷定位端子于其中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相应的对接端子配合时能控制插拔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电连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连接金属导线与对应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包括一个具一排端子通道于其中的绝缘本体与插在每个端子通道中的端子。绝缘本体具有前、后表面,端子通道设置于前、后表面之间且具有前、后开口,每个端子通道中有一个挡部,该挡部向后延伸出一个楔形体以在端子通道内形成一固持沟道。端子安装在端子通道中且它具有一个基体,该基体具有从基体前部向上伸展且可与对接连接器针状端子相啮合的一对第一弹性臂,从基体中部向上伸展以夹住金属导线的一对第二弹性臂,从基体后部向上伸展以夹住金属线的绝缘部分的一对第三弹性臂,以及从基体前部边缘向前突起以稳固固持在沟道中的一个舌状部。绝缘本体还包括若干个从后表面向前表面伸展的悬臂,且每一悬臂前部形成固持区域以固定端子的一个定位脚。在第二实施例中,一切口分割对接部分成为二部分以减少插座端子与它对接端子间的插拔正向力。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端子被稳固固持在端子信道中,较好的防止端子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发生横向或角度性的移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前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上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端子沿着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端子沿着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圈示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端子的侧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端子的前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所用端子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端子的侧视图。
图11是具第二实施例端子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插座连接器1包括具有前表面10a与后表面10b的绝缘本体10。一排端子通道11形成在前表面与后表面10a,10b之间。每一上侧端子通道11与每一个下侧端子通道11呈相互对称分布。每个端子通道11都有一个向绝缘本体10顶部或底部凹入且朝外的凹口11a,该凹口11a被后表面10b向前伸展的悬臂12所覆盖。悬臂12设有一个具一个斜面12b与一个偏置面12c的楔形体12a。而在偏置面12c与悬臂12的自由端之间形成固持区域12d。每一个端子通道11形成有前、后开口11b、11c以放置插座端子30(为了简化只组入了一个端子30)。在前开口11b附近形成一挡部13。一个楔形体13a从挡部13向后伸展从而在端子通道11中形成固持沟道13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4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