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甩出式玩具降落伞无效
申请号: | 00264755.9 | 申请日: | 200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56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光 |
主分类号: | A63H33/20 | 分类号: | A63H3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甩出式 玩具 降落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甩出式玩具降落伞。
在现有玩具降落伞技术中,有一种甩出式玩具降落伞,由于其没有延时开伞装置,使该玩具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降落高度而使娱乐者得不到兴趣的满足,实际上,玩具降落伞的延时开伞问题,始终是一个玩具界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延时开伞装置的甩出式玩具降落伞,操作简便,开伞率比较高,升空和降落的高度也比较理想,而且制造成本也很低。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本新型由伞体、伞坠、和甩带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伞坠盖以及设在伞坠或伞坠盖上的延时裹伞带,伞坠和伞坠盖均为碗形,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球形,将伞体塞入伞坠,将伞坠盖上后用延时裹伞带缠绕起来,然后握着甩绳向空中甩出即可。伞坠还可以是带有叶片的碗形伞坠,上述伞坠盖可以是一个带碗形伞坠的伞,形成两个伞合用,互为伞盖。
对于一个伞来说,伞坠的四周可以设弹力叶片,在将伞塞入伞坠后,用弹力叶片包裹,再用延时裹伞带缠绕。
此外,还可以用一个四周带有弹力叶片的碗形附件,其中的碗形结构尺寸与伞坠一致,可将伞坠置入其中,用弹力叶片包裹后,再缠绕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裹着延时裹伞带的伞球升空后,其延时裹伞带在空气的阻力和被裹住的伞面的膨胀力的作用下被逐渐散开,当其散开到一定程度,伞球中伞面的膨胀力便大于延时裹伞带的捆绑力,这时,伞便从碗形伞坠中弹了出来,而另一方案的裹在弹性裹伞皮中的由两半合并成的伞球也从弹性裹伞皮中弹了出来而相互弹开,并在碗形伞坠的作用下张开回落,从而完成了伞球升空和伞面张开的全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在一定的范围内,可通过延时裹伞带的裹伞圈数来随意设定降落伞升空高度及其开始降落的时间,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于降落伞玩具化的延时开伞问题,并且由于结构上使用两个碗形伞坠的便利,还可收到“一球变二伞”之更佳效果,因为每个碗形伞坠上都可以配以一个降落伞伞面。
附图
图1是本新型伞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伞坠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附件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伞体1通伞绳2与碗形伞坠3连接,伞坠3上设有甩绳4和延时裹伞带5,伞坠盖6可以是一个碗形的盖,也可以是另一个伞,将伞体塞入伞坠后,盖上伞盖,用延时裹伞带缠绕起来,即形成图3所示的状态,还可以将伞坠做成带有弹力叶片的伞坠7,而叶片可起到伞坠盖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单设一个伞坠附件8,该附件是在一个碗形凹槽10的四周设有弹力叶片9,在将伞体塞入伞坠后,可置于凹槽内,然后用延时裹伞带缠绕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光,未经张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4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