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自动瞬间报警电话机无效
申请号: | 00264966.7 | 申请日: | 200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578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强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星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自动 瞬间 报警 电话机 | ||
1、一种多功能自动瞬间报警电话机,由主机面板(1)、主机底座(3)、送话受话手柄(2)、电池(4)、主机电路板(5)、叉簧开关(6)、电话网络进线口(7)、T/P开关(8)、铃声开关(9)、音量开关(10)、火警输入选用开关(11)、报警输入选用开关(12)、增设电路板(13)、超声接收口(14)、红外接收口(15)、六芯电缆出线口(16)、六芯电缆接插件(17)、液晶显示屏(18)、按键盘(19)、密码锁(32)、超声发射机(20)、红外发射机(2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话主机底座(3)内设有L型主机电路板(5),电路板左上角设有叉簧开关(6),底座上侧设有进线口(7)、T/P开关(8)、铃声开关(9)、音量开关(10)、火警输入选用开关(11)、报警输入选用开关(12),主板右上角增设一块控制电路板(13),底座左下角设有三节5号电池(4),底座右侧设有红外接收口(15)、超声接收口(14)、六芯电缆出线口(16),电路板(13)上的六芯电缆经出线口(16)引出部分设有接插头(17),主机面板(1)右上部设有液晶显示屏(18),右下部设有按键盘(19),键盘下方设有红外报警指示灯(31),电话机工作指示灯(32),面板左侧装有手柄(2),电话线进线与话机线之间装设有密码锁(32);在增设电路板(13)上设有模拟叉簧摘机、挂机电路或者模拟免提摘机、挂机电路,自动拨号电路、多路信号控制门电路、红外遥控报警接收电路及超声遥控报警接收电路、分级优选报警电路、DTMF编码加密遥控电路、呼叫干扰抑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自动瞬间报警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模拟叉簧摘机、挂机电路是将继电器触点J1-1、J1-2两端,分别与主机板(5)上的叉簧开关HS:A、HS:B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自动瞬间报警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模拟免提摘机、挂机电路由反相器F1、电阻R0、二极管D0构成,与电子免提转换开关并联,D0负极接在逻辑开关管基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自动瞬间报警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在增设电路板13中,对应于M1的超声波报警电路,是将超声波控制电路和模拟摘机电路、自动拨号电路、普通电话机电路结合在一起,超声波接收传感器UCM-40R与电容C1串联后,连接到三极管VT1基极;VT1与其偏置电路、反馈元件R7、R8、R9、R10、C9、C2R3、C3R4、C4R6构成超声波前置选频放大,其中C2R3、C3R4、C4R6接成三节RC移相式反馈谐振选频网络,电容C8一端接在VT1集电极,另一端接六反相器F1输入端1脚,六反相器CC4069的2脚与3脚、4脚与5脚、6脚与9脚分别连接,R15、R16、R17分别接在1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之间;8脚接二极管VD4正极,VD4负极分别接IC3音乐集成电路9300的2脚和IC1CD4013的3脚,IC3的1脚接电源正极,3脚接三极管VT3基极,VT3集电极通过扬声器Y接正极,发射极接IC3的4脚共同接地;IC1的4脚、5脚接地,2脚、6脚接定时元件R20、C13,1脚接HF1的输入端(CC4001的1脚);HF1的输入端(CC4001的2脚)接F8的输出端(8脚),输出端3脚经过积分型延时电路R24C14接IC2的CP端(11脚);IC2的9脚、10脚接地,12脚、8脚间接入定时元件R25、C15,13脚接HF2的输入端(CC4001的13脚);HF2的输出端(11脚)接双向模拟开关S1的控制端(CC4066的13脚),S1的开关脚(1脚、2脚)分别接主机电路板(5)上的的发号集成电路U1的行输入脚17脚、列输入脚5脚;HF1的输出端3脚还与HF10CC4002的输入端(4脚)相接;HF10的输出端1脚接F11的输入端(CC4069的5脚);F11的输出端(6脚)通过电阻R29接三级管VT2的基极,VT2的集电极经过继电器J1,电阻R28接电源正极,发射极接地;J1的触点开关J1-1、J1-2分别与叉簧开关HS:A、HS:B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强,未经王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49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