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无效
申请号: | 00265204.8 | 申请日: | 200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不同 形式 直流 风扇 定子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学领域电机中的风扇定子线圈,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其可分别组成单、双形式的线圈构造,其作双线圈且与驱动IC连接时可分别通过电容或电阻连接至电源,可消除突波或调节转速,藉此能够提供多种不同规格标准的风扇,而可符合不同使用对象的需要。
小型无刷风扇在工业用途上应用十分广泛,而不同的使用对象对于无刷风扇则有不同的需求,诸如电流规格、转速高低及体积大小等,在不同的产品上即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消费者有其需求,制造商即必须根据其需求制造符合规格标准的小型风扇,惟规格标准愈多,其生产成本即相对愈高,以定子线圈为例,即有单线圈与双线圈之分,而不同的产品对于风扇转速亦有不同的要求,在此状况下,制造成本之高即可想而知,但此一现况显然极不符合经济效益,故有进一步检讨并谋求解决之道的必要。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风扇定子线圈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风扇定子线圈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风扇定子线圈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使其可分别构成串联、并联形式的单一线圈及双线圈等不同规格的定子线圈,其经与驱动IC连接后,并可通过被动组件的连接,以消除突波或调节转速供不同的使用者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其主要是以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线材卷绕成一线圈,并拉出复数且为偶数的出线端;该线圈是以两出线端分别与一驱动IC的两输出端连接,该驱动IC输入端则连接有一霍尔IC。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其中所述的线圈为双线圈,其共接端是通过一被动组件连接至电源端。
前述的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其中所述的被动组件为电容。
前述的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其中所述的被动组件为电阻。
前述的可变换不同形式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其中所述的驱动IC是东芝(TOSHIBA)公司生产的型号TA7291P/S桥接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为达成前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前述定子线圈是以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线材绕设成一线圈,并拉出复数出线端,通过复数出线端的不同连接方式,可使前述线圈分别构成单线圈或双线圈;又当线圈以两绕组的一端分别和一驱动IC的两输出端连接,又令相对另端共接后经一电容或电阻与电源端连接,即构成一双线圈驱动电路,而线圈连接电容时将产生波形整形作用,连接电阻时则可调节转速;藉前述设计可以同一构造变换为不同形式的线圈,以符合不同的规格标准。由于其可分别构成串联、并联形式的单一线圈及双线圈等不同规格的定子线圈,并经与驱动IC连接后,并可通过被动组件的连接,以消除突波或调节转速,而可供不同的使用者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直流风扇定子线圈设计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压力:前述线圈可利用其复数出线端的不同连接结构方式产生不同规格形式的线圈,且其与驱动电路连接后,更可通过连接不同的被动组件,产生更多的不同规格,藉此,制造商不再需要针对各种规格产品分别准备库存,藉此不仅可降低成本,更可有效的减轻库存压力。
2、缩短线圈卷绕时间:前述线圈是由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线材同时卷绕而构成线圈,其相较于现有传统以单线卷绕的结构方式,其缩短的卷绕时间是以倍数计,从而可有效提高产能,并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以二条或二条以上的线材绕设成一线圈,并拉出复数出线端,通过复数出线端的不同连接方式,可令前述线圈分别构成单线圈或双线圈;而当双线圈以一端分别与一驱动IC的两输出端连接,又令相对另端共接后经一电容或电阻与电源端连接,藉此可吸收线圈转态时的突波或调节基本转速,并产生更多不同规格的无刷风扇。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线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作串联式单一线圈连接的等效线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捏压开启式医用及生活用复合棉签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低温电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