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水换热增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5774.0 | 申请日: | 200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560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狄洪发;江亿;李震;燕达;于震;陈蕾;薛志峰;赵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红金龙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3/00 | 分类号: | F22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水 增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供热系统中的换热装置,特别涉及蒸汽供热系统中的换热增压装置。
现有技术中,利用蒸汽供暖一般采用汽水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会造成凝水回收困难,热损失大的问题。考虑汽水直接混合,可采用从锅炉出来的蒸汽与冷水进行混合热交换,这种热交换方式一般采用蒸汽喷射装置。它是利用增大流速压力降低的原理,以蒸汽引射水,从而实现换热功能。现有的蒸汽喷射装置是由蒸汽喷管,冷水管及混合喷管组成,蒸汽喷管与冷水管垂直安装,使各管出口末端连接混合喷管的混合室入口端。这种一般蒸汽喷射装置由于只能实现换热而无法增压,所以在供热系统中需要增加压力时,往往还需要加设供热泵。存在着供热系统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供热系统中的汽水换热增压装置。使用它可使供热系统简单、省去供热泵与热交换器,使蒸汽喷射装置既能进行热交换又能达到供热泵之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一种汽水换热增压装置,它包括蒸汽喷管、冷水管及混合喷管。蒸汽喷管与冷水管垂直安装,各管出口末端连接混合喷管的混合室入口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蒸汽喷管内径形状设计为拉伐尔喷管。混合喷管的混合室入口端内径设计为外口大、里口小锥体状,其出口端一段内径设计为圆柱状,该圆柱状内径面积小于蒸汽喷管的出口端内径面积。混合喷管与所设扩压管连接。扩压管的入口端一段内径设计为圆柱状,其出口端内径设计为由小变大的锥体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形式,在不改变现有蒸汽喷射装置大体结构形状下,仅对其内径管状进行改进,即可使蒸汽喷射装置既能进行热交换又能并之供热泵之功能,几乎不增加成本。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发挥蒸汽的做功能力,具有瞬时加热和升压的作用,使得汽水在热交换的同时,出口水流的压力得到提高,实现了蒸汽喷射装置作为泵的性能,运行中换热效率高,无需耗能即可达到升压效果,使供热系统简单,运行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参看附图,一种汽水换热增压装置,它包括蒸汽喷管1、冷水管2及混合喷管3。蒸汽喷管1与冷水管2垂直安装,各管出口末端连接混合喷管3的混合室入口端。蒸汽喷管1内径形状设计为拉伐尔喷管。混合喷管3的混合室入口端内径设计为外口大,里口小锥体状,其出口端一段内径设计为圆柱状,该圆柱状内径面积小于蒸汽喷管1的出口端内径面积。混合喷管3与所设扩压管4连接。扩压管4的入口端一段内径设计为圆柱状,其出口端内径设计为由小变大的锥体状。
使用中,蒸汽由蒸汽喷管1喷入,由于喷管的内径设计成缩放式,所以能够得到超音速的蒸汽流。在混合喷管3的混合室内,由于腔内压力很低,即可由冷水管2中吸入冷水,在混合室中形成水与蒸汽的两相流。水与蒸汽之间发生热交换、质交换和动量交换。在混合喷管3的出口端冷热交换完毕,此时混合后的热水流速度为亚音速,产生激波效应,其压力大大提高。热水进入扩压管4的入口端,其动能转换成压能,压力继续提高,速度降低,扩压管4的出口端可以达到较高的出口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红金龙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红金龙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5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刮式烫印防伪标识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水位水温显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