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游乐艇无效
申请号: | 00266331.7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8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岩 |
主分类号: | B63B35/73 | 分类号: | B63B35/73;B63H16/0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久利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游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娱乐设备的水上游乐艇。
现行用于水上娱乐的一种被称之为“水上自行车”的游乐器具,利用呈三角布置安装于骨架上的三只玻璃钢空心轮作为浮子提供浮力,其前端的空心轮兼作转向舵,通过脚踏链条传动机构带动后部的两个侧向设置凸楞的空心轮提供前进动力,实现在水面上载人行进用于游乐。该器具存在的问题其一是车体较大,在水中操纵既费力又难于控制,易随风浪漂移和摆动;其二是因人体于水面之上,造成重心偏高,导致车体在水中的稳定性差;其三是由于人体不与水接触,缺乏水中娱乐的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行同类水上游乐器具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轻巧、稳定性好、操纵省力灵活且水中游乐趣味性强的水上游乐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要由艇体骨架和装配在骨架上的浮子及脚踏链条传动机构组成的水上游乐艇,其艇体骨架为由两侧边梁及中梁在前端合拢、在后端经拉杆连接而构成的船形骨架;浮子为沿艇体两侧和前部围成船形轮廓的圆柱体浮子;脚踏链条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于下从动链轮在上呈竖置吊装在座体前端的骨架中梁上;与链条传动机构相配置设有螺旋浆,在螺旋浆的浆轴上装配有从动伞齿轮,其从动伞齿轮与装配于从动链轮轴上的主动伞齿轮相啮合;在艇体骨架的前端装配有舵把,其舵把的下端装配有舵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脚踏传动机构及座体的中梁在骨架的装配中采用两端铰接轴结构;在浮子的下面其两侧边设置有与艇体骨架相连的艇底板穿装杆,活动艇底板通过两端的穿装孔串装在其穿装杆上;其沿艇体两侧和前部围成船形轮廓的圆柱体浮子由中心带孔的单元圆柱体串装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同类的水上游乐器具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浮子采用船形轮廓的实心圆柱体,其结构轻巧,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2、采用链轮驱动伞齿轮带动螺旋浆的传动结构,使艇的操纵省力、灵活,行进速度快;
3、座体及脚踏传动机构设置于浮子之下,使操纵者的下身置于水中,既降低了艇体的重心,又提高了娱乐者在水中游乐的趣味性;
4、采用在可转动骨架中梁上吊装脚踏驱动装置及座体的结构,使操纵者始终保持与水面的竖直方向而不随艇体的漂浮而摆动;
5、设置的活动艇底板结构,可缩可伸,可坐可躺,使用灵活方便。
图1是水上游乐艇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水上游乐艇具有由两侧边梁及中间中梁在前端合拢、在后端经拉杆连接而构成的船形骨架1,在该骨架上装配有沿艇体两侧和前端围成船形轮廓的圆柱体浮子2用于提供艇体所需的浮力,其浮子可采用实心泡沫塑料整体成型,亦可设计成如附图所示的由中心带孔的单元圆柱体串装组成。在骨架的中梁上安装有为操纵者配备的座体9和脚踏链条传动机构3,该传动机构采用主动链轮在下从动链轮在上的竖置吊装结构。在从动链轮轴上设置有主动伞齿轮6,该伞齿轮6与装配螺旋浆4的从动伞齿轮5相啮合用于驱动艇体。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座体及传动机构的中梁采用在两端用铰轴同骨架连接的装配结构,使中梁在骨架上能够相对转动,以保持操纵者相对水面的竖直状态。在艇体骨架的前端设置有安装舵的轴孔,舵把7装配在其轴孔中,在舵把7的下端装配有舵板8,用于控制艇的行进方向。本游乐艇于两侧边梁的下面设置有与骨架相固定的穿装杆10,通过其穿装杆串装有可沿杆前后滑动的艇底板11,构成承托面积可调整的艇底。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可在链条传动机构的防护壳上加装压紧轮12,用于调整链条在传动时的张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岩,未经许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6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装式小型轮式装载机
- 下一篇:插针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