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移动电话防辐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66761.4 | 申请日: | 200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36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佳玉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邢少真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移动电话 防辐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移动电话防辐射装置。
移动电话在开机时会发射电磁波,过量或过长时间的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给许多使用者造成恐慌。目前,市场上只有防辐射天线套,它能衰减部分电磁辐射,但同时也衰减了有用的信号,使移动电话的灵敏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全方位防护,防辐射效果好的分体式移动电话防辐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移动电话防辐射装置,包括移动电话的天线帽、机套,其特征在于天线帽和/或机套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涂敷有一层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在机套前面设置有耳贴,机套背面设置有护片,耳贴和护片表面涂敷有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耳贴和护片可以是分体或与机套联为一体的。护片也可以是金属片或带有金属丝网的防辐射布材质。所述涂层的厚度大于0.003mm,小于0.9mm。所述的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表面涂敷有一层保护层。天线帽顶部设置有吸波特性的多面体天然或人造水晶钻石。当采用联为一体的结构时,机套可以是夹金属丝网或镀有金属的导电吸波布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全方位防护,对移动电话工作波段(850-980MHz及1700-1960MHz)的电磁辐射衰减率大于15dB,而对有用信号衰减极小,既能有效地衰减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又不影响移动电话的通话质量,可有效地保护移动电话使用者的健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敏度可靠,防辐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分体式移动电话防辐射装置主要包括天线帽1、耳贴3、护片4、机套5、保护层6及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2,分体式是指移动电话组装成成品后,在移动电话的天线和机壳外分别设置天线帽和机套,并在天线帽1和/或机套5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涂敷有一层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2,即天线帽1的外侧和/或内侧涂敷有一层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2,也可以在天线帽1的顶部小孔中粘接有吸波功能的市售多面体天然或人造水晶钻石7。机套5内侧和/或外侧也涂敷有一层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2,所述涂层2的厚度大于0.003mm,小于0.9mm,无论是外表面还是内表面的涂层2表面,最后都要涂敷一层市售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清漆等材质的保护层6;在机套5前面与移动电话听筒部位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耳贴3,在机套5背面与人体接近部位设置有护片4,耳贴3和护片4采用工程塑料材料制作成薄片,也可以采用吸波效果好的金属制作成片状,其一面或二面的表面涂敷有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2耳贴3和护片4的涂层2表面也涂敷有一层市售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清漆等材质的保护层6,耳贴3和护片4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是和机套5联结在一起的,当采用联为一体的结构时,机套5可以采用市售夹金属丝网或镀有金属的导电吸波布材质制作,护电4也可以采用金属片或金属丝网或夹有金属丝网的防辐射布缝制;机套5前面的透明显示部位可选用透明塑料膜表面真空镀膜的方法镀上氧化铟、氧化锡混合物构成透明导电吸波材料缝制而成。上述结构可全方位防护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
所述的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为现有技术,是本人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0135713.1申请名称为一种防电磁辐射的吸波材料。这类分子筛基微粉吸波材料具有十分发达并分布集中的微孔,具有规整的晶体结构、大量的离域自由电子,因而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同时很发达的微孔使大量的离域自由电子在外来电磁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其周围也会产生瞬间磁场,具有一定的导磁性。将这类分子筛基微粉吸波材料中混合有30~95%、粒度为100-800目的市售银粉再加入市售适量环氧树脂或市售聚氨酯等高分子粘接剂,即成为防电磁辐射吸波材料涂层2,该涂层2可以采用喷涂、刷涂、浸涂、气相淀积、真空淀积及胶粘等方法涂敷。
所述的分子筛基微粉为7-50%(重量%),银粉50-93%(重量%);粘结剂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在内的高分子粘结剂,其加入量为分子筛基微粉和银粉总重量与粘结剂的重量比为20-5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佳玉,未经黄佳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6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垫打包机压力传递机构
- 下一篇:同位复式轴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