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7482.3 | 申请日: | 200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8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董顺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板对板电连接器,尤其是端子排列得到改善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板对板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领域,实例包括美国专利第5,7 35,696号及第5,836,773号。请参阅图5所示,美国专利第5,836,773号揭示的现有板对板连接器14包括绝缘塑料本体16及两排收容于设在绝缘塑料本体16上的相应通道18的端子20,以用来与插头连接器接合。每个端子20包括触点34、主体26及从主体26延伸出来的尾部24。每排端子20的尾部24排列成一直线以焊接到印刷电路板(未图示)。随计算机组件向高密度发展的趋势,相邻端子20间的间距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在焊接过程中极易在两相邻端子20焊接部24之间发生桥接短路等不良情形,从而严重影响连接器14的讯号传输质量。因此,需要有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板对板连接器,其可避免在正常焊接过程或补焊过程中相邻端子间桥接短路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印刷电路板安装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一组第一和第二端子。绝缘本体包括一沿它相对侧面设有两排能交替收容第一和第二端子的收容通道的中心部分。在两排收容通道的旁边设有两收容插头连接器的通道。第一端子的焊接部比第二端子的长,并且包括桥部和用以焊接到印刷电路板相应的垫片上的焊接区,在桥部下面设有一缺口。每个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相邻端子的两桥部之间并形成一向上伸出的支撑柱。每个第一端子焊接区的顶面和每个第二端子支撑柱的顶面在补焊过程中适于接触热源,前者低于后者,从而可以避免邻近端子间的桥接短路现象。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大大方便简化了焊接操作,并且还能提高焊接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为从底面观察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及与其相接合的插头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的实施例,它包括一长形绝缘本体12及一组第一与第二端子14、16,它们交替地安置在绝缘本体12的两侧。
绝缘本体12包括具有梯形横截面(图4参照)的中心部121,且于中心部121的相对两侧设有两排收容通道122。两纵长通道123相通地设于两排收容通道122的两侧,外表面由绝缘本体12的周围侧壁124界定,可收容与板对板连接器1相耦合的插头连接器2(图4参照)的绝缘本体22。周围侧壁124形成一对向外延伸的侧翼125,在它底面129上设有一排长插槽126。每一长插槽126与收容通道122相连通。一排垂直孔120延伸通过每个侧翼125的内部,且分别与相应的长插槽126相连通。一对固定板127收容于绝缘本体12内,且部分地超过绝缘本体12的前面和背面以焊接到印刷电路板10上。在绝缘本体12的底面129两固定板127间的同一直线上设有一对定位柱128以插入印刷电路板10的孔(未图示)内。
参阅图3和图4,第一端子14和第二端子16以交替的顺序组接在收容通道122内。每一第一端子14包括垂直接触部142、从接触部142水平延伸的保持部144及从保持部144水平延伸的焊接部146。每一接触部142形成弓形头部1420,使它能接合插头连接器2的相应端子24。定位柱141从保持部144向上突起并且在它相对侧形成一对倒刺143,能固定于绝缘本体12的垂直孔120内。焊接部146包括从保持部144向外向上延伸的桥部1462和从桥部1462向外向下延伸的焊接区1464,它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10的垫片1466上。在桥部1462下方设有缺口1465,用以防止在焊接或补焊的过程中在桥部1462和相邻的第二端子16的焊接部166间产生桥接短路现象。焊接区1464有与热源(未图示)相接触的顶面1463,该顶面1463低于桥部1462的顶面1467。
每一第二端子16除焊接部166以外其它结构均与第一端子14相同,下面将作具体描述。每个第二端子16的焊接部166比每个第一端子14的焊接部146短。焊接区1664和支撑柱1662分别从焊接部166向下和向上延伸。支撑柱1662有与热源接触的顶面1663并处于比第一端子14的桥部1462的顶面1467更高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型煤加热装置
- 下一篇:电路板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