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的椅背角度调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67880.2 | 申请日: | 200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42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甘明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明村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椅背 角度 调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的椅背角度调整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针对婴儿车的椅背的角度调整所作的结构改良,以期在操作使用时更为方便、简易。
婴儿车乃幼儿成长所必备。但已有的婴儿车的椅背多为固定式,不能调节角度,不利婴儿舒服地乘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的椅背角度调整结构,以便顺利进行椅背的角度调整,同时在椅背支架及枢设在结合套上的扶手间设置一连动杆,以便当椅背角度被调整时,该扶手可受其连动,而随之作角度的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婴儿车的椅背角度调整结构,是在婴儿车的两前支架的底端组设前轮、两后支架的底端设立后轮,并在同侧的前、后支架上端设立一结合套,结合套内还供推把穿设,以便将推把与前、后支架相互组设,再在推把及前支架上设立一连结块,连结块的后端枢设着杆体的一端,而其另一端则与后支架相设,其特征在于:杆体上枢设一调整片,该调整片上设置一具有数个卡合处的调整槽,并在调整槽中穿设一凸榫,此凸榫固设在椅背支架上,又在椅背支架的靠下端处设有一长孔,并对应长孔组设一活动套,继以一锁件将一连杆固设在活动套上,且该锁件经椅背支架的长孔而凸伸固定在椅背支架中,同时,在凸榫与锁件之间设一弹性体,以使活动套可在凸榫与锁件间来回移位,在活动套上设向外凸出一顶杆,该顶杆并与调整片的下缘相抵,连杆的另一端则与设在两椅背支架间的背板上的扳动块连设。所述的婴儿车的椅背角度调整结构的两侧结合套之间枢设扶手,且扶手的两侧各以一连动杆与两侧的椅背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椅背角度调整时的操作方式相当容易、简单,而且椅背的角度改变时,其扶手的设立角度亦随其连动改变,可令婴幼儿在乘坐时更为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整体架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整体架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局部架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局部架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局部架构后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局部架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在进行椅背调整时的局部架构动作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在进行椅背调整时的局部放大动作图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是在两前支架10的底端组设前轮101、两后支架20的底端设立后轮201,并在同侧的前、后支架10、20上端设立一结合套30,结合套30内还供推把40穿设,以便将推把40与前、后支架10、20相互组设,再在推把40及前支架10上设立一连结块50,连结块50的后端枢设着杆体60的一端,而其另一端则与后支架20相设,且在该杆体60上枢设一调整片1,该调整片1上设置有一具有数个卡合处111的调整槽11(如图6所示),并在调整槽11中穿设一凸榫2,此凸榫2是固设在椅背支架3上,又在椅背支架3的靠下端处设有一长孔31,并在对应长孔31组设一活动套4,继以一锁件5将一连杆6固设在活动套4上,且该锁件5并经椅背支架3的长孔31而凸伸固定在椅背支架3中,同时,在凸榫2与锁件5之间组设弹性体32,以使活动套4可在凸榫2与锁件5间来回移位,接着,在活动套4上向外凸出一顶杆41,该顶杆41并与调整片1的下缘相抵,至于连杆6的另一端则与设在两椅背支架3间的背板7上的振动块71连设,再在两侧结合套30之间枢设扶手8,且扶手8的两侧各以一连动杆9与两侧的椅背支架3连结相设。
当欲进行椅背角度的调整时,如图7和图8所示,可直接将位于背板7上的扳动块71施力上扳移位,并经连杆6连动活动套4向上移位,此时位在活动套4一侧的顶杆41亦随其移位而移动,且因此而上顶调整片1,由于原先的凸榫2是位于调整槽11的任一卡合处111,但因调整片1被上顶后,使得凸榫2自卡合处111脱离并处于调整槽11的直槽112处,此时使用者便可将椅背住前或住后移动,以改变椅背的角度,待调整后,因不再对扳动块71施力,且在位于椅背支架3内的弹性体32的弹性回复力的推动下,使活动套4、连杆6、振动块71回至原位,同时活动套4上的顶杆41及调整片,亦退至原来位置,而凸榫2再次嵌入调整槽11的适当卡合处111内,将调整角度后的椅背予以固定。在调整椅背的角度时,因扶手8上设有连动杆,以籍此与椅背的椅背支架3产生连动关系,所以,当椅背的设立角度被调整改变时,扶手的设立角度亦随之相应改变,如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明村,未经甘明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7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帽形截面组合梁
- 下一篇:大型球罐内作业使用的旋转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