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69式40火箭筒训练弹无效
申请号: | 00268154.4 | 申请日: | 200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6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伯成;王卫红;杜改君;薛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 |
主分类号: | F41F3/04 | 分类号: | F41F3/04;F42B8/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69 40 火箭筒 训练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69式40火箭筒的一种训练用火箭弹制品。
69式40火箭筒是重要的火炮之一,目前采用69式40火箭筒增程模拟训练弹进行射击训练。增程模拟训练弹主要由弹头、增程发动机和弹尾三部分依次组装构成,用它在69式40火箭筒中进行训练,还存在:1、因膛压偏低,初速偏小,微旋速度较低,影响弹道性能与实弹的一致性,造成射击精度不如实弹;2、不能显示命中目标且造价偏高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弹道性能好、可显示命中目标的69式40火箭筒训练弹产品。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
69式40火箭筒训练弹,包括增程模拟训练弹的弹头、增程发动机;采用69式40火箭筒实弹的弹尾,在弹尾的尾管底部安装曳光管并在增程发动机中增加点火药量。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初速120.4米/秒,中间误差1.25米/秒,弹道性能、射击精度与实弹一致。
2、可显示命中目标。
3、无膛内和弹道上零件脱落,螺纹连接可靠,弹头与增程式发动机无变形;立靶密集度0.18×0.14;弹头和增程发动机在正常情况下可重复使用6次以上,相对费用降低。
结合附图、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是69式40火箭筒训练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69式40火箭筒训练弹,由增程模拟训练弹的弹头1、增程发动机2,69式40火箭筒实弹的弹尾3三部分依次组装构成,弹尾的尾管底部装有曳光管4,增程发动机中适当增加点火药量。用实弹的弹尾代替增程模拟训练弹的弹尾,因实弹弹尾的尾杆较长,可增加飞行的稳定性,尾杆的尾端有蜗轮,使火箭弹发射时获得必要的转速,可以克服出炮时扰动和使尾翼即时张口。因是实弹制式的零部件,可直接采用,节省设计试制费用。
实施例2、69式40火箭筒训练弹,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曳光管4为低碳钢薄壁圆筒形结构,内装PP87式82迫击炮碳酸锶红色发光剂。口部向后固定在尾管底部与蜗轮相接,在蜗轮上直接开孔作为曳光管点火与曳光孔,利用膛内火药燃气点火。如附图所示。使用效果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8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引爆定位定向礼花弹
- 下一篇:机动车制动灯频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