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脑电器养护的吸尘除垢器无效
申请号: | 00268629.5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邱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仲明 |
主分类号: | A47L5/00 | 分类号: | A47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脑 电器 养护 吸尘 除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电脑电器养护的吸尘除垢器,特别适用于电脑电器及其它电子机件吸尘除垢养护之用。
目前,在电脑电器及其它电子机件维护中为去尘除垢保持电器性能和外观清洁美观,常使用普通毛刷、气筒、擦布和纸进行刷灰、吹尘、擦垢。实践表明,在电子元器件密布的机体内使用普通毛刷刷灰尘和气筒吹尘操作极不便利,灰尘不能彻底刷除,吹起的灰尘不能吸走,又回落到机件上重复污染,电子元件易受损伤,人体还容易受到静电的伤害;用擦布或纸手工进行去污除垢,速度慢、效果差,容易损伤机件表面光泽,造成划痕。因此,鉴于以上各种用于电脑电器除尘除垢器具的弊端和不足,很是影响到电器工作性能和外观清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用于电脑电器除尘除垢器具的弊端和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用户购置合算、体型灵巧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可避免静电对人体伤害,集刷尘、吹尘、吸尘、除垢于一体的吸尘除垢器,使用户的电脑电器通过该吸尘除垢器的养护,经常保持干净美观,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名称由刷尘除垢系统、吸吹尘系统、贮尘系统、电源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刷尘除垢系统由电机(1)、棕毛刷尘轮(2)、带有卡黄按纽(23)的护罩(3)及由带有导风叶(28)的旋转轮(27)、喇叭型的橡皮气囊(26)、蘑菇状的毛绒擦轮(25)构成的除垢器组成,棕毛刷尘轮(2)、旋转轮(27)上的轴孔分别与电机(1)上的扁形轴配合,电机(1)固定在扇形护罩(3)园的中心;吸吹尘系统由内含有带喷气咀(4)的吹风管(8)、导线(5)、吸尘管(6)的操作杆(7)和由机上盖(24)左部与机壳体(13)重合密封形成密封仓(10)、吸风道(19)、风扇轮(11)、电机(12)组成,操作杆(7)的左端通过按钮(23)与护罩(3)连接或分离,右端利用旋钮(9)与机壳体(13)连接或分离,吹风管(8)右端口与密封仓(10)锥端口连通,吸尘管(6)右端口与贮尘仓(21)左侧上端连通,吸风道(19)左端与滤尘网(20)相通,右端与密封(10)相通,导线(5)两端分别与电机(1)和电源输出端相连接,风扇轮(11)、电机(12)安装在密封仓(10)内;贮尘系统由贮尘仓(21)、滤网(20)、卸尘盖(22)组成,卸尘盖(22)与贮尘仓(21)底部开口配合;电源系统由降压器(14)、整流器(15)、转换开关(16)、充电电池(17)、开关(18)组成,降压器(14)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整流器(15)输入端连接,整流器(15)有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的正极经开关(18)与电机(1)和电机(12)相连,负极直接与电机(1)和(12)相连,另一个输出端正负极分别与电池(17)正负极相连,电池(17)正极经开关(18)与电机(1)和电机(12)连接,负极直接与电机(1)和电机(12)连接,电源系统除开关(18)外其它全部置于机上盖(24)右部分的保护之内。工作时,如果使用外接电源供电将转换开关(16)向右揿动,如果利用电池(17)供电将转换开关(16)向左揿动,然后按动开关(18)同时启动电机(12)和电机(1),电机(12)带动风扇轮(11)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密封仓(10)便形成了气压差,正气压由锥端口至吹风管(8)从喷气咀(4)喷出,负气压由吸风道(19)至贮尘仓(21)至吸尘管(6)左端管口形成了对灰尘的吸引力;电机(1)带动刷尘轮(2)逆时针方向旋转将电器件上的灰尘刷起,或按下卡簧按钮(23)将护罩(3)与操作杆(7)分离用喷气咀(4)将灰尘吹起,刷起和吹起的灰尘被吸人吸尘管(6)带至贮尘仓(21)由滤网(20)过滤贮存在仓内,电器件上灰尘便彻底消除干净;贮尘仓(21)内的灰尘贮满时抽开卸尘盖(22)灰尘即可卸出;当除垢去污时,拆下尘刷轮(2)装上除垢器,在毛缄擦轮(25)上沾上适量的酒精,启动电机(1)带动除垢器旋转,再将毛缄擦轮(25)对向机件进行旋擦,污垢很快就可得以清除;电池(17)的电能不足时,接通外接电源,将转换开关(16)向左掀动即可进行充电;收藏时,按下卡簧按纽(23)和扭松旋纽(9)整机就可分成四个部分收藏在一个小包装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仲明,未经邱仲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8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包覆碳钢的双金属复合丝
- 下一篇:槽钢基座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