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入侧消声器及密闭型电动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00800584.2 | 申请日: | 200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井出照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消声器 密闭 电动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电冰箱、空气调节器等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以下称作压缩机),特别是关于设置在压缩机中的吸入侧消声器。
背景技术
下文简单地说明电冰箱、空气调节器等的冷却原理。压缩机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使其变成高压。将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使之液化。液化的制冷剂气体在蒸发器内蒸发、气化时,从冰箱内或室内空气中吸收气化热。再把气化的制冷剂气体送到压缩机中。通过反复地进行以上的动作,可使冰箱或室内空气的温度降低。在本发明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到再返回压缩机的上述变化称作冷冻循环。
作为制冷剂,使用不含氯的氟碳氢化合物(HFC)系和碳氢化合物(HC)系的物质。这种制冷剂作为代替因对臭氧层的破坏而受到禁止的氟里昂的制冷剂,近年来得到广泛地应用。特别是,HC系制冷剂,由于其温室效果比较低,使用也有防止地球暖化的目的。
作为以往的压缩机,如日本特公平3-45212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已是公知技术。下面,将这种压缩机称作以往例子1的压缩机。图8是表示以往例子1的压缩机内部的断面平面图。
密闭容器1基本上是圆筒状的,其直径与高度大致相同。密闭容器1的上面及下面将内部空间气密地封闭住。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容纳有公知的压缩机构2、电动机3及吸入侧消声器18。
电动机3由弹簧弹性地支持在置于密闭容器1内部底上的三个支架3上。这时,电动机3设置成使其轴基本上与密闭容器1同轴。电动机3通过端子1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压缩机构2由气缸4、活塞5及曲轴部12构成,设置在电动机3的上部。曲轴部12与电动机3的轴上端相连。在通过曲轴部12传递的电动机3的转动力作用下,活塞5在气缸4内沿水平方向滑动。气缸4内的用于活塞5滑动的空间由活塞5的尖端和阀板6封闭,形成制冷剂气体用的压缩室。阀板在图8中未示出。在阀板6上设有把制冷剂气体向压缩室吸入用的吸入阀和从压缩室排出制冷剂气体的排出阀。隔着阀板6,在压缩室的外侧设有气缸盖7。排出管10连接在气缸盖7上,把制冷剂气体从气缸盖7的内部向密闭容器1外排出。
另一方面,在压缩室的外侧18b上连接有吸入侧消声器18。在吸入侧消声器18的内部设有从压缩室的外侧18b连接到吸入口18a的空腔。吸入口18a以给定间隔与吸入管9的开口端9a相对向。吸入管9从密闭容器1的外部向内部吸入制冷剂气体。
具有以上结构的以往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通过如下方式的动作提高制冷剂气体的压力,把高压制冷剂气体供给外部的冷冻循环。
当电动机3起动时,通过曲轴部12使活塞5在气缸55内往复滑动。随着这种滑动的进行,压缩室内的空间周期地变化。在压缩室内的空间增加期间,压缩室内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降低。这时,通过压缩室外侧18b与压缩室内的压力差打开吸入阀(图中省略),将吸入侧消声器18内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另一方面,在压缩室内的空间减少期间,压缩室内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上升。这时,气缸盖7内与压缩室内的压力差使排出阀(图中省略)打开,将压缩室内的高压制冷剂气体向气缸盖7内排出。气缸盖7内的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排出管10向密闭容器1外面的冷冻循环的高压侧排出。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冻循环内压力降低,从冷冻循环的低压侧流入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管9从其开口端9a导入到密闭容器1内。从开口端9a流出来的制冷剂气体几乎原封不动地进入吸入侧消声器18的吸入口18a。通过周期地反复进行以上动作,以往例子1的压缩机将高压制冷剂气体连续供给冷冻循环。
密闭容器1将内部空间与外部切断。由此,使电动机3、压缩机构2及向压缩室吸入时的制冷剂气体等发出的噪音很难漏到外部。另外,密闭容器1防止经过电动机3及压缩机构2各部循环的润滑油飞溅到外部,同时,把润滑油保留在内部空间的底部,使润滑油不会漏到外部。
吸入侧消声器18的作用是衰减向压缩室内吸入的高速制冷剂气体流所产生的噪音。向吸入侧消声器18内流入的制冷剂气体沿着吸入侧消声器18内的空腔流动,并从气缸4内的压缩室的外侧18b吸入压缩室内。要设计吸入侧消声器18内的空腔的形状,使得在这一过程中的制冷剂气体流的速度充分地降低。例如,在吸入侧消声器18中设有内壁(图8中未示),通过该内壁把内部空腔隔成几个室。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剂气体流逐个经过吸入侧消声器18内的室蛇形地流动并前进,使流速降低。结果,降低了制冷剂气体流在压缩室的外部18b附近所产生的噪音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冷机株式会社,未经松下冷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0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