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估计装置和方法,解调装置和方法、以及衰落频率判定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0800871.X | 申请日: | 200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0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发明(设计)人: | 奥村幸彦;安藤英浩;臼田昌史;石川义裕;尾上诚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杜可莫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J13/04;H04L27/01;H04B7/26;H04Q7/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亚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估计 装置 方法 解调 以及 衰落 频率 判定 | ||
1.信道估计装置,它是以备有
生成用于对在数据信道被并行多路复用的控制信道上正在被时分多路复用的导频符号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系数的加权系数生成装置,和
用所述的加权系数对所述的导频符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所述的数据信道的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的信道估计值计算装置
为特征的信道估计装置。
2.权利要求项1中记载的信道估计装置,它是以所述的加权系数生成装置生成用于对在所述的控制信道的多个时隙的各个时隙中的导频符号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系数,所述的信道估计值计算装置用所述的加权系数对所述的导频符号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所述的数据信道的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为特征的信道估计装置。
3.权利要求项1或2中记载的信道估计装置,它是以按照在所述的控制信道的时隙中的所述的导频符号的位置决定所述的加权系数为特征的信道估计装置。
4.在权利要求项1到3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信道估计装置,它是以所述的加权系数生成装置将在所述的数据信道的时隙内的数据符号分割成多个数据符号区间,为计算各个数据符号区间的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选择适当的导频符号,生成对该导频符号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系数,所述的信道估计值计算装置用所述的加权系数对所述的导频符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各个数据符号区间的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为特征的信道估计装置。
5.在权利要求项4中记载的信道估计装置,它是以所述的加权系数生成装置为了计算第ⅰ个(ⅰ:整数)时隙的最后的数据符号区间的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和计算第ⅰ+1个时隙的最初的数据符号区间的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选择同一个导频符号,生成用于对该导频符号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系数为特征的信道估计装置。
6.在权利要求项1到5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信道估计装置,它是以进一步备有
根据所述的导频符号的内积值判定衰落频率的衰落频率判定装置,和
按照由所述的衰落频率判定装置判定的衰落频率,改变用于所述的加权平均的系数的系数改变装置
为特征的信道估计装置。
7.在权利要求项1到6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信道估计装置,它是以所述的数据信道的传输率和所述的控制信道的传输率不同为特征的信道估计装置。
8.解调装置,它是以备有
生成用于对在数据信道上被并行多路复用的控制信道上正在被时分多路复用的导频符号进行加权平均的加权系数的加权系数生成装置,
用所述的加权系数对所述的导频符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所述的数据信道的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的信道估计值计算装置,和
用由所述的信道估计值计算装置计算的信道估计值对所述的数据符号的信道变动进行补偿的信道变动补偿装置
为特征的解调装置。
9.衰落频率判定装置,它是以备有
计算在数据信道上被并行多路复用的控制信道上正在被时分多路复用的导频符号的内积值的内积值计算装置,和
根据由所述的内积值计算装置计算的内积值判定衰落频率的判定装置
为特征的衰落频率判定装置。
10.在权利要求项9中记载的衰落频率判定装置,它是以
所述的内积值计算装置有
对在所述的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中的各个时隙中的导频符号的平均值进行归一化的归一化装置,
计算由所述的归一化装置归一化的两个导频符号的平均值的内积值的内积值计算实行装置,和
在所述的控制信道的多个时隙中对由所述的内积值计算装置计算的内积值进行平均的内积值平均装置,
所述的判定装置备有
对由所述的内积值平均装置平均后的内积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定衰落频率的判定实行装置
为特征的衰落频率判定装置。
11.在权利要求项10中记载的衰落频率判定装置,它是以当由所述的内积值平均装置平均后的内积值比某个一定的值大时,对于在所述的控制信道的更远的间隔的两个时隙的各个时隙中的导频符号的平均值,进行所述的归一化,所述的内积值计算和所述的内积值平均,对得到的平均的内积值和与该更远的间隔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衰落频率为特征的衰落频率判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杜可莫,未经株式会社NTT杜可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08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