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加扰码识别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0801691.7 | 申请日: | 200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20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吾;金宰烈;姜熙原;梁景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7/20 | 分类号: | H04Q7/2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传送 加扰码 识别 方法 | ||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通信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在利用多个加扰码(scrambling code)扩展信道容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容易地设置第二加扰码的通信方法。
2.相关技术描述
一般,在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利用加扰码识别基站。加扰码还被用于增加基站的信道容量以及识别各个基站。
欧洲W-CDMA通信系统的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通信系统使用多个加扰码以识别基站以及增加基站的信道容量。在UMTS系统中,当基站已经用尽分配给一个加扰码的所有正交码并因此再也没有可用的正交码时,该基站利用另外的加扰码扩展信道容量。也就是说,基站设置一个新的加扰码并然后为新设置的加扰码分配正交码。为了产生加扰码,一般使用218-1长度的金码序列(Gold sequence)。在218-1长度的金码序列中,218-1个不同的金码构成一个组。对于加扰码而言,在218-1长度的金码从第一比特由38400比特重复地进行选择。
一般,用于识别基站的加扰码被称为“第一加扰码”。然后对第一加扰码和利用该第一加扰码的各正交码进行分配。如果对利用第一加扰码新增加的信道,正交码不够分配,则设置另外的加扰码,然后对利用设置的加扰码的正交码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加扰码称为“第二加扰码”。亦即,可以利用相应加扰码进行分配的正交码的数量是由目前正在通信的各信道的数据速率确定的。因此,通过提供多个加扰码并且当信道容量不够时设置未使用的加扰码,可以扩展信道容量。
第一加扰码是用于识别各个基站并用于加扰用分配的正交码扩频的信号。这里假设第一加扰码的数量是512。因此,相邻基站利用这512个第一加扰码中的不同的第一加扰码。
通常,各移动站通过分析各第一加扰码来识别各基站。因此,基站发送公共控制信道到利用唯一第一加扰码的各个移动站,并且根据当前的信道容量发送利用第一加扰码的或第二加扰码的下行链路信道(downlinkchannel)。
一般,基站发送公共控制信道到利用唯一第一加扰码的移动站,并且根据当前的信道容量发送利用第一加扰码的或第二加扰码的下行链路。因此,移动站通过分析第二加扰码识别基站。
用于增加基站的信道容量的第二加扰码对应于在基站中使用的第一加扰码,并且第一加扰码的的最大数量是512。基站选择各第二加扰码。
现在将参照使用若干个加扰码的UMTS下行链路发送。
图1表示UMTS基站的下行链路信道发送机。参照图1,在信道编码和交错后,一个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和N个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1-DPDCHN分别被施加到去复用器(demultiplexer)100到104。去复用器100到104分别去复用DPCCH和DPDCH1-DPDCHN为I和Q信号分量。从去复用器100输出的I和Q信号分量被施加到乘法器110和111,该乘法器用第一正交码乘以接收的I和Q信号分量,用于I和Q信号分量的信道间隔(channelseparating)。加扰器120加扰相乘后的信号。去复用器102-104与去复用器100的操作相同,乘法器114、115、118和119与乘法器110和111的操作相同,并且加扰器124和128与加扰器120的操作相同。
加扰码发生器150产生加扰码并提供产生的加扰码到加扰器120、124和128。由加扰码发生器150产生的加扰码包括第一加扰码和用于增加基站信道容量的第二加扰码。加扰码发生器150提供第一加扰码到使用第一加扰码的各个加扰器,并提供第二加扰码到使用第二加扰码的各个加扰器。
加扰器120、124和128中的每一个用对应的加扰码复数相乘(complex-multiply被乘的输入信号,并且提供产生的实数部分分量到求和器130和产生的虚数部分分量的求和器135。求和器130求和各个加扰信号的实数部分分量,求和器135求和各个加扰信号的虚数部分分量。
图2表示图1的加扰码发生器150的详细结构,该发生器同时产生若干加扰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1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