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柱形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00803150.9 | 申请日: | 200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38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不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螺旋形卷绕的正极板组件的圆柱形蓄电池,更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作车辆的驱动电源的碱性蓄电池,在该蓄电池中用来将焊接在电极板组件上面部分的电流收集极在电气上连接到密封板上的一个引线端子得到了改进,使其能够用大电流进行充放电,并且还实现了优异的抗振性能。
背景技术
由镍镉蓄电池和镍金属氢化物作为代表的圆柱形蓄电池由于它们的高可靠性和易于维护而被广泛地用作为移动电话、膝上型个人计算机等的电源。近年来,对于适合于大电流放电的圆柱形蓄电池类型出现了日益增长的需求以使它们能用作为电动工具、助力自行车、电动车等等的电源。
圆柱形蓄电池是这样形成的:将条状的正电极和条状的负电极以螺旋方式卷绕,它们之间插入一个分隔片,这样形成一个电极板组件,然后把这个组件连同电解质一起插入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外壳,最后把这个外壳的开口以密封的方式封闭。
在用于大电流放电的碱性蓄电池类型中,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以这样的方式卷绕,以使正和负电极板之一的上端部分从电极板组件的上端向上伸出,而另一个电极板的下端部分从电极板组件的下端向下伸出,矩形或圆形的电流收集极分别在多个焊点上连接到两个电极板的向上伸出的端头和向下伸出的端头,从而提高了从电极板上收集电流的能力。但是,特别是在将电流收集极连接到密封板的引线端2上会形成一个电压降,从而引发出一个问题,即电池的工作电压会降低,此外,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密封板和引线端子在施加严重的振动和冲击时会相互脱开。
例如,图9表示了连接到在图10中显示的密封板11的一种马蹄铁形引线端子17(在日本实用型公开出版物No.58-74768中公开的)。引线端子的定位是这样实现的,即将它的开口部分17a以相互接触的方式松驰地安装在密封板11的凸起的部分11a上,而引线端子17的马蹄形部分17b则用点焊的方式连接到密封板11上,如图10所示,该图是一个原理性截面图。在这种情况下,引线端子17是和电流收集极形成整体的。
但是,在如图9所示的结构中,在将引线端子17的马蹄铁形部分17b相对于密封板11的凸起的部分11a进行定位时,除非开口部分的近端部分能够保持和凸起的部分11a相接触,不然的话,这种定位是不能准确地实现的。因此,即使如果只发生了轻微的位移,就会遇到点焊位置的变动和不完整焊接的情况。此外,由于引线端子17具有马蹄铁的形状,因此它并不是靠着凸起的部分11a的侧表面而固定的,所以在受到振动时,负荷就直接作用在点焊部分,使得点焊部分断裂。尤其是,引线端子17和电流收集极18是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而且引线端子17是在电流收集极18的外周边缘上形成的,因此,特别是离引线端子17最远的(连接到电极板的电流收集极18的)电流收集部分18a比起其它的电流收集部分18b和18c来具有更长的电流流动的途径,而这导致了电池内部电阻的增大。
发明公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圆柱形蓄电池,它包括分别焊接到条状正和负电极板的远端的电流收集极,该电极板则分别从含有电极板和分隔片的以螺旋方式卷绕的电极板组件中向上和向下凸出,还包括将电流收集极之一连接到密封板的一个引线端子。在这种蓄电池中,穿过要连接到密封板去的引线端子的一个端部形成了一个孔,且这个孔被装配在密封板的凸起的部分。在一种方法中,围绕这个孔的引线端子的那一部分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地装配在密封板的背面。在另一种方法中,在引线端子围绕该孔的部分形成了多个凸起或环形的凸起,且这个凸起或多个凸起被固定在密封板的背面。利用这种结构,引线端子和密封板之间的相互定位就可以方便地实现,因此焊接连接可以在稳定方式下实施,此外,这种结构能够承受严重的振动。
另外,穿过要焊接到电流收集极的引线端子的另一端头部分形成一个孔或缺口,而围绕这个孔的引线端子的那一部分则是对着电流收集极的平板部分的中心处而固定住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心部分离开中心的间距不大于中心与外周边缘之间距离的一半。在一种方法中,引线端子的围绕该孔或缺口的部分是用激光焊接的方法固定在电流收集极的平板部分上的。在另一种方法中,多个凸起或一个环形的凸起是在环绕该孔的部分上形成的,这个凸起或这些凸起是固定在电流收集极上的。在这种结构下,从焊接在电极板上的电流收集极的汇集电流的部分到引线端子的电流流动途径可以做到最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3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