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个在悬挂板与磁路装置之间的弹性件的振动致动器无效
申请号: | 00803363.3 | 申请日: | 200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9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延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东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 |
地址: | 日本宫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一个 悬挂 磁路 装置 之间 弹性 振动 致动器 | ||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致动器,该振动致动器主要安装在诸如蜂窝电话这样的移动通信设备上,并且具有一个产生呼叫声,话音和振动的功能。
一种常规的振动致动器已在图5中的授于Yoshikazu Sato的美国专利№5,528,697中作了公开。该常规的振动致动器包括一个磁铁,一个磁极片和一个轭铁,它们互相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一个磁隙的磁路装置。该磁路装置通过一个弹性体或悬挂板沿着一个预定方向弹性地悬挂在一个外壳或振动发送器上。一张薄膜作为一个振动件固定在外壳上。一个线圈固定在该薄膜上并且被设置在磁路的磁隙中。在该常规的振动致动器中,磁路装置只通过悬挂板直接悬挂在振动发送器上。使用这种结构,Q值(下文中用来表示机械共振中的陡峭特性)在共振时将变得很大,从而使振动的频带变窄。由于频带变窄的结果,将发生较大的共振位置偏移(取决于使用条件)。因此,必须使用一个复杂的磁路来驱动该常规的振动致动器。
发明简介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发生共振振动时能抑制上述Q值的振动致动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下文的说明中变得更加清楚。
应用本发明的一种振动致动器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磁隙的磁路装置,一个振动件,一个固定在该振动件上并且配置在该磁隙中的线圈,一个振动发送器和一个用来把该磁路装置沿着一个预定方向弹性地悬挂在该振动发送器上的悬挂板。该振动致动器还包括一个主弹性件,该主弹性件以预定方向配置在该悬挂板与该磁路装置之间。
附图简介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部分切开的俯视图;
图1B是沿着图1A的I-I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2A是在图1A和1B的振动致动器中所使用的一个悬挂板的平面图;
图2B是一个示出振动频率特性的图像,其中的实线表示使用图2的悬挂板时的情况,虚线表示使用常规的悬挂板时的情况;
图3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部分切开的俯视图;
图3B是沿着图3A的III-III线截取的一个剖面图;
图3C是一个部分切开的顶视图,图中示出了在图3A和3B中所示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变更例;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其中振动件上设有波纹;
图12B是一个图像,图中示出了图2A的振动致动器和一个常规的振动致动器(其中的振动件没有波纹)的声学特性的典型的实例,其中的一条粗实线表示图12A的振动致动器中的基本波动特性,一条粗虚线表示图12A的振动致动器中的失真特性,一条细实线表示常规的振动致动器中的基本波动特性,一条粗虚线表示常规的振动致动器中的失真特性;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剖面图;
图14是一个图像,图中示出了图13中所示的振动致动器的声学特性的一个典型的实例;
图15是具有一个圆形的振动致动器的蜂窝电话的部分打开的透视图;以及
图16是具有一个长圆形的振动致动器的蜂窝电话的部分打开的透视图。
最佳实施例详述
参看图1A和1B,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振动致动器进行说明。
图1A和1B的振动致动器包括一个轭铁1,一个盘形的永久磁铁2和一个板3,它们以本技术领域内众所周知的方式互相接合,以形成具有一个磁隙的磁路装置。这种振动致动器通常称做内磁型振动致动器。一个中心轴11沿着一个预定的方向或一个振动方向延伸,并且其一部分埋置在轭铁1的凹口中。中心轴11插入并穿过磁路装置的中心孔,以便将轭铁1,永久磁铁2和板3定位在同一轴线上。中心轴11可以为螺栓,销钉等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东金株式会社,未经NEC东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3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