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延迟估计无效
申请号: | 00807393.7 | 申请日: | 200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5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T·特鲁姆普;D·卢斯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23 | 分类号: | H04B3/2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光新,张志醒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迟 估计 | ||
技术领域
总的来说本发明涉及电信系统中的纯延迟估计。
发明背景
在电信系统中,将四线连接转换成二线连接和将二线连接转换成四线连接的混合电路中会产生回波。这种回波由回波抵消器抵消,这个回波抵消器估计混合电路的冲击响应,并且利用这一估计来模拟和抵消回波。冲击响应估计通常都包括一个色散部分,它对应于实际产生的回波,还包括纯延迟,它对应于从回波抵消器到混合电路和回到回波抵消器的传输延迟。
许多运营商都对测量这样的回波延迟从而为网络规划获得信息很感兴趣。延迟测量可以通过将测试信号输入感兴趣的链路,然后测量这些信号的响应时间来进行。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在系统中有额外的设备,而在测量过程中被测线路常常被正常的通信占用。
文献[1~5]中描述了从回波路径冲击响应(由回波抵消滤波器系数来估计)的估计确定纯延迟估计的一些方法。
文献[1]描述了一种两个步骤的方法,首先找出超过了第一个低门限(“事情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一个滤波器抽头。第二个步骤从这个位置开始,确定超过第二个较高门限的第二个滤波器抽头。假设冲击响应的色散部分在这第二个抽头之前开始预定个数的抽头,并且从这个开始位置开始持续预定个数的抽头。这个方法中假设冲击响应的第一个系数等于零。但是,这个假设并不总是正确的,它会导致判断错误。例如,在存在近端背景噪声的情况下,由于使用电话频带语音信号中的滤波器系数估计,估计出来的冲击响应可能包括时间较长的振荡。
在文献[2]描述的方法里,假设回波路径的色散部分从具有最大值的滤波器系数前面固定个数的抽头开始。这个方法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特别精确,如果存在多个回波它就会失效。
文献[3]描述了一种方法,通过计算输入(RIN)和回波(SIN)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函数来找出回波路径的中心,并且将回波路径色散部分的中心看作这个互相关函数的最大值。假设这个色三部分从它的中心前半个滤波器长度的地方开始,这不是一种特别精确的方法。还有,应当注意通过互相关来估计延迟只有在输入信号(RIN)是白噪声或者回波路径冲击响应只是单独一个冲击响应的情况下才是合适的。在网络回波抵消处理中,通常情况下上面的假设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文献[4]描述了一种方法,它找出能量集中的滤波器冲击响应区域。这是通过将长度是L的窗口中的滤波器抽头的绝对值加起来,然后将每个和跟一个固定门限值进行比较来完成的。这个窗口在冲击响应上滑动,它的和超过固定门限的那个窗口位置被认为是包括回波的区域。其余的区域则被认为是延迟。这种方法测量出了延迟相当粗略。
文献[5]跟文献[4]相似,它们都描述了一种方法,用来找出滤波器冲击响应中能量集中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将窗口的平均能量跟一个固定门限进行比较。
文献[6]中还讨论了检测信号突变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阶越函数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不适合于进行回波冲击响应估计。
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的方法和系统,通过利用通信系统中已经有的设备对纯延迟进行测量而不会打断被测线路的正常通信。
为了这一目的,采用了权利要求中的一种方法和系统。
简而言之,本发明利用了系统中已经有的处理能力,比方说网络回波抵消器或者控制单元,来估计刚刚完成的呼叫的纯延迟。在呼叫结束的时候,回波抵消器的滤波器系数代表混合电路的冲击响应,可以由此确定纯延迟。本发明采用基于假设检验的一种方法,从这个估计获得纯延迟。这样,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设备,并且在延迟的测量过程中被测线路仍然能够进行正常的通信。
附图简述
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阅读以下描述同时参考附图更好地加以理解,其中:
图1是说明如何产生和抵消回波的一个框图;
图2是一个混合电路的冲击响应估计;
图3是本发明中回波抵消系统一个实施方案的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中纯延迟估计方法实施方案的一个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中纯延迟估计方法另外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个流程图;
图6是回波抵消器中确定和设置初始纯延迟的一种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7是本发明中回波抵消系统另外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个框图。发明详述
在所有的附图中将采用相同的引用标记来说明相同或者相似的单元。
在详细描述本发明之前,首先参考图1~2简短地描述本发明的背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7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