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射频功率晶体管无效
申请号: | 00807672.3 | 申请日: | 200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5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T·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2 | 分类号: | H01L23/6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李亚非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射频 功率 晶体管 | ||
1.一种用于制造硅双极功率高频晶体管的方法,用于确保维持合适的BVCER的条件,从而避免集电极发射极击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沿着在构成硅双极晶体管的衬底的半导体片上的硅双极晶体管(1)的至少一侧设置集成电阻(20),以及
在硅双极晶体管(1)的基极(2)和发射极(3)的端子之间连接所述集成电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半导体片上形成作为扩散型p+电阻(20)的集成电阻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绝缘层的顶上产生作为多晶硅或NiCr的集成电阻(20)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形成至少一个发射极镇流电阻(8)的同时在硅双极晶体管的基极(2)和发射极(3)端子之间制造集成电阻(20)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于被集成在形成硅双极晶体管(1)的半导体片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极镇流电阻(8)引入旁路电容的步骤。
6.一种确保维持合适的BVCER的条件从而避免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的功率晶体管器件,其特征在于,
沿着在构成硅双极晶体管的衬底的半导体片上的硅双极晶体管(1)的至少一侧的集成电阻(20),所述集成电阻被连接在硅双极晶体管(1)的基极(2)和发射极(3)的端子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晶体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阻(20)是在半导体片上的扩散型p+电阻,借以确保基极/发射极电压总是小于集电极电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晶体管器件,其特征在于集成电阻(20)是在绝缘层的顶上设置的多晶硅或NiCr电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晶体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1)是包括互相交叉结构的射频功率晶体管,其具有集成的发射极镇流电阻(8),用于阻止热失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率晶体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功率晶体管的每个集成的发射极镇流电阻(8)具有集成的旁路电容,用于增加射频功率晶体管的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76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前罩装置
- 下一篇:磷化处理的金属表面的后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