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绒毛用中空收缩性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绒毛制品无效
申请号: | 00807689.8 | 申请日: | 200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1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首藤真;原田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D5/247 | 分类号: | D01D5/247;D01F6/32;D01F6/3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毛 中空 收缩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收缩性纤维,其具有良好的收缩性,而且丰满感、轻量感和保温性优异,适合于制造绒毛制品。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中空纤维具有各种特征,如有腰部,表观比重低且丰厚松软,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以及吸水性。因此在绒毛制品中已经常试验使用中空纤维。普通的绒毛制品是由外层粗毛(guard hairs)和茸毛(down hairs)组成并且具有高低段差的绒毛。制造此等具有高低段差的绒毛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非收缩性纤维作为外层粗毛纤维,而收缩性纤维作为茸毛纤维,然后在绒毛的加工期间进行热处理,以使收缩性纤维收缩,并在包含非收缩性纤维的外层粗毛和包含收缩性纤维的茸毛之间产生高度差。纤度较大的纤维用作外层粗毛纤维,而且该部分的绒毛不需要是收缩性的,由此有许多使用中空纤维作为外层粗毛纤维的例子。但是,在绒毛制品中,外层粗毛的数量通常少于茸毛的数量,因此绒毛制品的总丰满感主要是由其中茸毛密集部分的丰满感决定的。所以,绒毛制品之所希望的丰满感和轻量感不能仅通过使用中空纤维作为外层粗毛来实现。由此需要足够细纤度并可收缩的中空纤维作为茸毛。但是,用作绒毛制品中的茸毛的纤维的纤度为10 dtex以下,通常为2-7 dtex,而且难以制造纤度细而且又满足茸毛纤维所需要的其他性质的中空纤维。例如,过去已有人提议使用许多具有单一中空结构的丙烯酸纤维,即、在纤维横截面中有单一的空孔。但是,如果试图制得具有此等单一中空结构的足够空隙率,则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作为纤维横截面外周部分的外皮部分(也称为鞘部分)厚度下降,纤维变弱,因此在受到外压时纤维的中空部分破碎而且不能恢复,使得不可能实现中空纤维的本来功能,即、丰满感和轻量感。为解决该问题,特开平7-90721号公报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在纤维的横截面中均匀间隔地形成多个基本上独立的空孔部,由此得到高空隙率。但是,在该方法中,需要使用异形芯鞘复合喷嘴,导致工业生产性低下而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在特开昭58-149313号公报和特开昭62-7821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添加发泡剂来制造中空纤维的方法。但是,在这些方法中有以下问题:中空部的形成位置和形状都不均匀,发色性低,而且难以实现中空纤维的功能如丰满感和轻量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绒毛用中空收缩性纤维,该纤维具有类似于天然皮毛的中空形状,即使其中空部在外压下破碎时仍能够容易地恢复,具有通常所不能实现的丰满感、轻量感和保温性,而且可在绒毛制品中用作茸毛。本发明还提供制造该中空收缩性纤维的方法以及使用该中空收缩性纤维制得的绒毛制品。
发明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绒毛用中空收缩性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具有骨髓状或者网格状中空部,该中空部在纤维横截面的芯部具有多个空孔,所述纤维横截面的空隙率为10-50%,而且干热收缩率为15%以上。所述合成纤维优选为包含丙烯腈以及含卤素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
另外,根据本发明之制造绒毛用中空收缩性纤维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丙烯腈以及含卤素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进行湿法纺丝,然后对所得的湿润状态下的纤维进行蒸汽处理及干燥处理,接着进行热处理以形成纤维的中空部。优选的是,通过蒸汽处理使纤维的溶剂含量降低至5重量%或更低,通过干燥处理使纤维的液体含量为5-50重量%,并在热处理后进行拉伸处理。另外,优选的是,热处理是在120-180℃的温度下进行,而且在所述拉伸处理期间,纤维在90-150℃的温度下拉长1.1-2.3倍。再者,在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纤维卷缩时,优选加热至低于纤维的玻璃转化温度1-10℃的温度进行卷缩。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之绒毛用中空收缩性纤维适合用作绒毛制品的茸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7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