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抄纸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00808227.8 | 申请日: | 200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53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大谷宪一;熊本吉晃;津浦德雄;后藤实;伟藤敬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21J7/00 | 分类号: | D21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宏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抄纸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的抄纸用模具。
背景技术
纸浆模成形体制造用的抄纸用模具通常在抄纸部的内面配设网。网一般是用焊接和金属丝等固定在模具上。其原因是,若不将网固定,在抄纸时就会因纸浆料的注入压力和流动等而使网离开规定位置移动,不能获得所需形状的成形体、或者会使成形体的壁厚不均匀。
在使用配设有网的模具制造成形体时,一旦成形重叠,就会使纸浆纤维附着累积在网上,使成形体的壁厚不均匀,影响成形体的外观。为此,必须将网从模具上取下进行清洗作业。并且,在采用焊接方法固定网时,不容易将其取下,而在采用金属丝等固定时,取下也可能需要化费功夫。
又,在传统的抄纸用模具中,由于在配设有抄纸用的网的该外缘部上,合模力直接作用于网,因此合模时会使网变形,若反复进行抄纸,网会逐渐损伤,必须进行网的更换。特别是在抄纸·脱水工序结束后,因压缩空气的净化和负压吸引,在抄纸模具与干燥模具之间交接含水状态的成形体时,抄纸用模具的开闭次数也会增多,会明显地损伤网上的对从该抄纸部向外延伸的外缘部予以包覆的部分。如上所述,这些问题在采用焊接和金属丝等方法将网固定在模具上时,还会带来更换部件的困难性,因此,期望一种可抑止因反复使用而损失网的抄纸用模具。
为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网的装拆性的抄纸用模具。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反复进行抄纸也可抑止网的损伤的抄纸用模具。
发明的公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抄纸用模具包括具有规定形状的抄纸部、从该抄纸部的周缘向外方延伸的外缘部、以及包覆该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抄纸部的网,在所述网的周缘配设固定构件,将该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外缘部上,由此,借助该固定构件将所述网固定。
为实现上述又一目的,本发明的抄纸用模具具有规定形状的抄纸部、从该抄纸部向外方延伸的外缘部、以及包覆该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抄纸部的抄纸用的网,对该网上的该外缘部予以包覆的部分被配设在不受合模力的部位或受到合模力不会损伤的部位。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在未配设有网的状态下的抄纸用模具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的将网安装在抄纸用模具上状态的剖视图。
图3(a)为表示纸浆料注入·脱水工序的概略图,图3(b)为表示芯子插入工序的概略图,图3(c)为表示加压·脱水工序的概略图,图3(d)为表示脱模工序的概略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方法用的抄纸用模具的第2实施形态的局部剖视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表示该抄纸用模具剖视结构的概略图。
图6(a)为表示纸浆料注入·脱水工序的概略图,图6(b)为表示芯子插入工序的概略图,图6(c)为表示加压·脱水工序的概略图,图6(d)为表示脱模工序的概略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方法用的抄纸用模具的又一实施形态的剖视结构的概略图(相当于图5)。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方法用的抄纸用模具的又一实施形态的剖视结构的概略图(相当于图5)。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方法用的抄纸用模具的又一实施形态的剖视结构的概略图(相当于图5)。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方法用的抄纸用模具的又一实施形态的剖视结构的概略图(相当于图5)。
图11为本发明的纸浆模成形体制造方法用的抄纸用模具的又一实施形态的合模状态下的要部的剖视概略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
下面,根椐最佳的实施形态,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
图1和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如图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抄纸用模具10具有第1构件1和第2构件2。第1构件1具有抄纸部11。抄纸部11的形状呈凹状。在抄纸部11上,形成从其表面穿通至背面的多个通孔12。从抄纸部11的周缘开始,形成向外方且水平延伸的平面状外缘部13。外缘部13的端缘俯视看为矩形。在靠近外缘部13端缘的部分,形成有沿该端缘连续的槽部14。该槽部14用作与后述的凸条部17嵌合的嵌合凹部。外缘部13上的抄纸部11附近的部分及抄纸部11整体由网15包覆。
另一方面,第2构件2呈箱形,通过第1构件1与其嵌合,在第1构件1与第2构件2之间就形成规定的空间3。又,在第2构件2上设有通孔4,该通孔4在抄纸时与规定的吸引装置(未图示)连接。由此,在模具10上,通孔12、空间3和通孔4连通,形成了从模具10外部通向抄纸部11内面的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8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