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非织造片材无效
申请号: | 00811138.3 | 申请日: | 2000-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E·N·鲁迪斯尔;V·班萨;M·C·达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D01D5/098;D01D5/30;D04H1/42;D04H1/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景朝,姜建成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织造 | ||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织物,更具体地说,涉及包含熔喷细纤维防渗层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本发明的非织造织物适用于服装、揩布、卫生用品、和医用制品如外科用长衫和帘幕、绷带、杀菌外衣头巾及绷带。
相关技术叙述
将热塑性树脂挤出制造纤维已经多年。这些树脂包括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和聚氨酯。将挤出纤维制造成各种非织造织物,包括复合层合制品如纺粘-熔喷-纺粘(“SMS”)复合片材。在SMS复合制品中,外层是纺粘纤维层,对整个复合制品提供强度,而芯层是熔喷纤维层,提供防渗性能。习惯上,SMS复合制品的纺粘层和熔喷层由聚丙烯纤维制造。
在某些应用中,如医用长衫,希望SMS复合片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防渗性能,同时还是尽可能柔软和可悬垂的。在聚丙烯基SMS织物提供良好强度和防渗性能时,其往往不象对服装制品所希望的那样柔软和可悬垂。聚丙烯基SMS织物还有不能用γ射线杀菌的限制,因为在用γ射线杀菌时这种织物会褪色和变弱,还因为聚丙烯基SMS织物在γ射线杀菌时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在聚合物纤维或织物以γ射线杀菌时,纤维或织物的强度显著降低、纤维或织物外观明显改变、或者产生有害气味,通常认为其不能辐射杀菌。对于聚丙烯基SMS织物而言,不能经受γ射线杀菌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医药工业普遍应用辐射方法杀菌。
美国专利No.5,484,645和5,498,463公开了具有夹在纺粘层之间的聚乙烯熔喷层SMS复合织物。在美国专利No.5,484,645中,纺粘层由自聚乙烯和诸如聚酯的熔点较高的聚合物熔纺的双组分纤维组成。在美国专利No.5,498,463中,纺粘层由聚乙烯、聚丙烯或两个组分聚乙烯/聚丙烯熔纺纤维组成。已经证明,当熔喷纤维芯由聚乙烯纤维制造时,难以始终如一地制造出具有所希望的防渗性能的SMS织物。这大概因为聚乙烯纤维没有制造具有许多最终应用所需要的防渗性能的纤维网所要求的那么细。
美国专利No.5,616,408公开了一种SMS复合织物,其中熔喷纤维由聚乙烯和聚乙烯加工稳定组分的共混物组成。稳定组分加到聚乙烯中,这样使柔软的高伸长聚乙烯树脂增强,结果树脂能被熔喷,不会大量形成硬粒、聚合物珠等。公开的稳定组分是其它聚合物如聚烯烃、聚酯或聚酰胺,加入到聚乙烯中的量为聚乙烯聚合物重量的约1~15%(重量)。还有,公开的稳定组分是加入聚乙烯的交联剂,交联剂的量是聚乙烯聚合物重量的0.05~1%(重量)。在发现自聚乙烯和诸如聚酯稳定组分的共混物形成的熔喷纤维产生较少飞毛和硬粒时,由这种聚乙烯共混物组成的熔喷层所具有的防渗性能小于旨在防渗性能是重要的最终应用SMS织物熔喷层所希望的防渗性能。
发明概述
提供了一种复合片材,其包括第一纤维层,它具有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还包括第二纤维层,它粘合到第一纤维层的第一侧上。第一纤维层是多组分熔喷纤维网,该纤维网包含至少95%(重量)的平均有效直径小于10μm的熔喷纤维。多组分熔喷纤维网由10~98%(重量)的第一聚合物组分和90~2%(重量)不同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组分的第二聚合物组分组成。第一聚合物组分是至少85%(重量)聚乙烯,第二聚合物组分是熔融温度高于140℃或玻璃化转变温度至少40℃的成纤合成聚合物。第二纤维层包含至少95%(重量)的第二层纤维,其平均有效直径大于第一纤维层熔喷纤维的平均有效直径。复合片材的织物单位重量小于120g/m2,机器方向和横向的抓样拉伸强度为至少35N,静压头为至少10cm。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多组分熔喷纤维网的第二聚合物组分是聚酯聚合物,优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及其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
按照本发明,在多组分熔喷纤维网中至少10%纤维是具有长度的双组分纤维,在这种双组分纤维中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组分的排列方式,使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组分分别基本上在双组分纤维整个长向延伸。优选,双组分纤维的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组分以并列配置方式排列,其中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组分分别基本上在第一层纤维的整个长度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1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