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端口混合电路有效
申请号: | 00812081.1 | 申请日: | 200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奥里格·鲍泽德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根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赓宣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 混合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微波射频传输线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四端口混合电路(hybrid)。
相关技术说明
在越来越小的体积中尽可能地进行集成的需要要求研究并开发新型的混合电路。
混合电路本身已众所周知,并且在本领域中以波导、同轴、微带和带状线形式的混合电路为人们所熟悉。典型的现有混合电路是分支定向耦合器、兰格(Lange)耦合器和串联耦合器。从根本上说,这些混合电路是在输入端口接收信号,在内部把该信号一分为二,随后把分开后的信号提供给两个输出端口的四端口装置。在理想的正交混合电路中,输出端口之间的相角差保持90度,在该装置的可用带宽内,输出信号的幅度保持相同。由于第四端口与输入端口隔离,因此第四端口基本上无任何输出,在许多情况下所述端口被内部终接。一旦选择了输入端口,则其它端口被自动确定。
最常见的混合电路结构是分支定向耦合器。这种混合电路的问题是太大,以致在移动电话中使用的频带,例如GSM或PCS频带下不能引起人们的任何兴趣。
另一种混合电路是一种以布置在介电基材一侧的耦合线为基础的混合电路。这种混合电路的问题是由于耦合线之间过窄的间距,因此不能利用标准PCB技术实现这种混合电路。
另一种混合电路是一种以布置在介电基材(dielectric substrate)相反两侧的耦合线为基础的混合电路。这种混合电路的问题在于物理尺寸过大,并且必须使用所述基体的两侧,带来了两侧对准的问题。
还有一种混合电路是所谓的兰格耦合器。这种混合电路的问题是不得不利用太窄以致不能利用可从市场上买到的PCB(印制电路板)-跳线交叉连接的窄小传输线实现传输线间所需的3dB耦合。兰格耦合器的另一问题是物理尺寸太大,以致在要求较小空间的应用中不能引起人们的任何兴趣。
还有一种混合电路是所谓的串联耦合器。这种混合电路的问题是物理尺寸太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四端口混合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物理尺寸较小、电参数改善了的混合电路。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端口混合电路。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混合电路可被制造成具有可比宽度条带和所述条带之间的可比宽度间距的带状线或微带线,这能得到高Q值的传输线,而高Q值的传输线又会导致较小的介入损耗。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该混合电路对制造公差不太敏感,因此制造成本不高。
另一优点是本发明的混合电路足够小,能够在MMI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技术中实现。
另一优点是和现有的混合电路相比,本发明具有改进的反射损耗和介入损耗。
下面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四端口混合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四端口混合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四端口混合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四端口混合电路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四端口混合电路的第一物理布局;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四端口混合电路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根公司,未经奥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2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器装置
- 下一篇:氟代烯烃聚合用低温引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