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连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812241.5 | 申请日: | 200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H·格罗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3 | 分类号: | B22D11/05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娟,赵辛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连铸金属且尤其是钢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借助驱动装置可振荡地被驱动的升降台、一个由升降台支承的连铸结晶器以及一个固定安置的且配备有用于升降台的导向件或支承件的支架。
众所周知地使浇注结晶器处于振荡运动中,以便在连铸时支持连续浇注过程。连铸结晶器通常由升降台支承,在升降台配备有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升降台把振荡运动传递给结晶器。升降台由一个底架或支架支承并且通过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支承在底架或支架中。
例如如EP0150357B1所述,作为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地知道了弹簧系统。在这篇文献中描述了用于连铸结晶器的导向装置,其中支柱被固定在成一体的结晶器升降台上,所述支柱分别通过一个弹簧件与可安放在底架上的更换架相连。支柱由一个弹簧架组成,弹簧架容纳平直的板簧,一个与结晶器升降台相连的垫块支承在板簧的中央。
本发明的任务是在升降台和固定安置的支架间给连铸金属且尤其是钢的装置配备导向件,这种连铸装置简单、磨损小且无需维修并且与热膨胀无关地确保了升降台的精确导向。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的特征的装置完成了上述任务。从属权利要求公开了有利的设计方案。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将导向件设计成负荷平衡系统,除了承受振荡方向上的负荷外,它也可以承受在与之垂直方向上的负荷。第一种负荷平衡系统成弹性的弹簧系统形式。它由两个倾斜布置的且最好是相互垂直90度角的弹性支腿组成,它们分别垂直于振荡方向地延伸,在这里,这两个弹性支腿成音叉形状并且这两个弹性支腿的各自重叠的上下端构成了升降台的支承面或者与固定安置的支架相连的连接面,弹簧系统除了在振荡方向上的力外还承受在垂直于振荡方向的方向上的力。可设想到的是,第二负荷平衡系统被设定为压力调节缓冲垫系统,从而用相应的介质且最好是空气或相应的液体进行驱动。
总的来说,尤其是通过弹簧系统而与已知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不同地确保了将振荡升降台支承在一个底架上。导向是无间隙的,因为除了弹簧的弹性变形外,没有发生运转几何形状的变化。
根据第一实施例,弹簧系统的这两个音叉形支腿成一体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这两个支腿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外部与升降台相连,而第二外部与支架相连。弹簧系统可以通过使两个下支腿部移动进行调节。此外,通过构成音叉的板簧在其长度、宽度和厚度方面的不同尺寸,使弹性和运转精度适应于各种应用情况。
从权利要求书和后续的说明中得到了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其中:
图1是具有升降台和支架的连铸装置的侧示意图;
图2是具有升降台和带导柱的支架的连铸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具有结晶器、升降台、支架的连铸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连铸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成一体的弹簧系统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弹簧系统的俯视图;
图7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弹簧系统;
图8是图7的弹簧系统的俯视图;
图9表示弹簧系统的由两部分构成的弹性支腿的第一实施例;
图10表示弹簧系统的由两部分构成的弹性支腿的第二实施例。
图1的连铸装置由一个由两部分构成的且具有分成两部分的升降台3a、3b的支架2a、2b组成。根据侧视图,分别只示出了支架部2a和升降台部3a。一个升降台部具有L形的基本形状(见图3)并且由两个相对纵轴线对称的部分31a、32a构成。升降台部3a支承在一个固定安置的支架部2a上。它支承着升降缸4a,升降缸的推杆5a锚固在升降台部3a的足部区33a内。使升降台部3a和进而结晶器处于振荡运动中。
借助成弹簧系统形式的导向件61a、62a、63a、64a,升降台部3a支承在支架部2a的相应部位上。在升降台部的足部区33a上固定着两个立方体71a、72a,它们构成了升降台部和弹簧系统61a、62a之间的连接部。在另一侧上,弹簧系统63a、64a也与支架2相连。此外,升降台部的头部区配备有两个突起81a、82a,它们放置在弹簧系统64a、63a上。弹簧系统64a、63a由支架部2a支承,在此没有进一步说明其结构。
单独的弹簧系统61a-64a分别由两个弹性支腿组成,它们被布置成相互垂直。因此,在视线方向上的弹性支腿在侧视图中只成点状。相应于音叉的基本形状地分别形成了一个弹性支腿。为了说明弹簧系统,参照细节图5-图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迪马格股份公司,未经SMS迪马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2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