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确预告信号与干扰噪声比以提高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0812810.3 | 申请日: | 200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7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Q·吴;P·J·布莱克;N·T·辛德胡沙依那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7/00;H04L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家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预告 信号 干扰 噪声 提高 通信 系统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提供信号与干扰噪声比正确预告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由发射机经过信道发送的信号的装置;
根据所述所接收信号产生信号与干扰噪声比的估计序列的装置;
确定损失估计序列的估计值之间的关系的装置;以及
使用所述关系提供用于后续接收信号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预告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根据所述信噪比产生数据速率请求消息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把所述数据速率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发射机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是基于估计的所述序列的单元的平均值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的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计算所述平均值的滤波器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组包括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的衰落环境,对与在所述滤波器组中的每个滤波器相关联的传递函数的系数进行修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衰落环境包括不同的瑞利(Raleigh)衰落环境、与快速移动系统相关联的一个环境、与慢速移动系统相关联的第二环境,以及与以中速移动的系统相关联的第三系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滤波器组中的每一个的选择电路,用于从在所述滤波器组中的所述滤波器之一选择输出,所述输出与具有最适合于当前衰落环境的传递函数一个滤波器相关联。
10.一种有效的通信系统收发机,用于根据信道的干扰特征把正确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外部收发机,所述通信系统收发机和所述外部收发机经过所述信道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收发机包括:
天线;
与所述天线进行通信的双工器;
与所述双工器进行通信的接收路径,用于经过所述信道接收信号,并根据其提供数字信号;
基带计算机,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数字信号;
信号与干扰噪声比预告器,用于提供用于后续接收数字信号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预告;以及
速率请求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信号与干扰噪声比预告,产生速率控制消息,并把所述速率控制消息提供给所述外部收发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带计算机中实施所述速率请求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请求装置包括对所述数字信号去扩展、估计所述去扩展数字信号的载波信扰值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与干扰噪声比预告器包括预告器滤波器组,在所述预告器滤波器组中的每个滤波器具有一个信号与干扰噪声比的预告器,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的预定衰落特征预告信号与干扰噪声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收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与干扰噪声比预告器还包括预告选择器,用于从所述信号与干扰噪声比预告器中的每一个,选择最适合于所述信道的当前衰落特征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
15.一种系统,用于对经过信道接收到的信号正确地预告信号与干扰噪声比,所述系统包括:
从所述接收信号提供载波信噪比值的第一装置;
第二手段,根据所述信道的衰落特征对所述载波信噪比值进行滤波、并根据其提供用于慢速衰落、中速衰落以及快速衰落信道的输出的第二装置;以及
从所述输出中选择经预告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的第三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输出中的每一个输出调整某一倍数的补偿电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提供所述载波信噪比值的平均值的平均滤波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平均滤波器连接到分贝转换电路,用于把所述载波信噪比值的平均值转换成分贝标度,并根据其提供分贝标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28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