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言输入用户界面有效
申请号: | 00815295.0 | 申请日: | 200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7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张高;韩建;陈征;令显宁;李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0 | 分类号: | G06F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丽丽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言 输入 用户界面 | ||
本发明要求在1999年11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163588的优先权。
本发明还与在__共同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_,“Language Input Architecture For Converting One Text Form toAnother Text Form With Tolerance To Spelling,Typographical,AndConversion Errors”和在__共同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_,“Language Input Architecture For Converting One Text Form toAnother Text Form With Modeless Entry”同时待审。这两件同时待审的申请作为参考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言输入用户界面。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可供输入语音文本并将其转换成语言文本的语言专用或多种语言字处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浏览器等使用的语言输入用户界面。
背景技术
使用字母数字键盘(例如英语QWERTY键盘)的语言专用字处理系统已存在许多年了。字母数字键盘适用于采用小字母表,例如罗马字符集的语言。但是不是所有的语言都具有较小的字符库。例如,诸如中文、日文、韩文之类基于字的语言(也称为符号语言)可能具有数千个字。并不存在用于基于字的语言的语言专用键盘,因为实际上不能制造支持如此多的不同字的单独按键的键盘。
语言专用字处理系统允许用户从小的字符集键盘(例如QWERTY键盘)输入语音文本并把语音文本转换成基于字的语言的语言文本,而不是设计昂贵的语言和方言专用键盘。“语音文本”代表说指定语言时发出的语音,而“语言文本”代表当指定语言以文本形式出现时实际书写的字。例如就中文来说,拼音是语音文本的一个例子,汉字是语言文本的一个例子。一般,表述语音文本所需的字符集远远小于用于表述语言文本的字符集。通过把语音文本转换成语言文本,使用常规的计算机和标准的QWERTY键盘,可借助语言专用字处理器处理多种不同的语言。
为了便于用户输入语音文本,语言专用字处理系统通常采用语言输入用户界面(UI)。但是现有的语言输入界面的用户友好性不是很好,因为这些输入界面不易掌握并且不适应快速的击键速度。作为这种不友善性的一个例子,一些传统的语言输入用户界面使语音文本输入和转换后的语言文本输出分离。例如,用户可能在可视显示屏幕的一个位置输入语音文本,在该屏幕上的一个单独并且截然不同的位置呈现语言文本的转换字符。这两个位置甚至可能具有它们自己的本地光标。这种双重呈现会使用户弄错实际进行输入的地方。此外,用户必须在屏幕上的位置间不断扫视。
从而,现有的语言输入UI通常只由专业打字员使用,不被普通的个人计算机(PC)用户使用。在基于字符语言的国家中,这些利害关系显著影响PC应用的普及性。
一般,存在两种语言输入用户界面:(1)基于代码的用户界面和(2)基于模式的用户界面。就基于代码的用户界面来说,用户记忆与语言单字相关的代码。代码由输入装置输入,并且被转换成所需的语言文本。一旦用户记住代码,则这种用户界面允许用户很快地输入文本。但是,这些代码通常不易于记忆,相反易于遗忘。
就基于模式的用户界面来说,输入语音文本并将其转换成所需的语言文本。基于模式的用户界面不需要用户记忆代码,但是一般要求用户在输入语言文本和编辑语言文本之间转换模式。在微软的通过利用语音-语言转换适合于外文,例如中文的“Word”商标字处理程序中采用了基于模式的用户界面的一个例子。当在“Word”程序中输入语音文本时,向用户呈现一个定域工具条,所述定域工具条使用户能够在用户输入语音字符(例如中文拼音)的输入模式和用户校正由于识别和转换程序的结果偶尔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错误的编辑模式之间转换。
这些常规界面的一个缺陷在于用户必须了解当前的模式-输入模式或编辑模式-并且采取与文本输入无关的附加步骤(例如点击工具条控制按键)在模式之间进行转换。因此这种界面导致额外的用户工作,并且把用户的注意力从文本输入转向其它外围控制方面,从而显著降低输入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5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处理器的总线结构和共享总线判优方法
- 下一篇:用惰性阳极电解生产高纯度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