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帘布上层中使用稳定化的开口网格纺织材料以促进橡胶渗透的动力传送带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815520.8 申请日: 2000-11-09
公开(公告)号: CN1390282A 公开(公告)日: 2003-01-08
发明(设计)人: 保罗·S·克努斯特松 申请(专利权)人: 盖茨公司
主分类号: F16G1/28 分类号: F16G1/28;F16G5/20;B29D29/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彦斌
地址: 美国科***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帘布 上层 使用 稳定 开口 网格 纺织 材料 促进 橡胶 渗透 动力 传送带
【说明书】: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Nos.60/165,381,申请日为1999年11月12日以及Nos.60/206,102,申请日为2000年5月20日和Nos.60/240,587,申请日为2000年10月13日的全部权益。

本发明的背景

本发明涉及橡胶型动力传送带,特别涉及一种带,其背面具备有利的摩擦性能,以便使其能接触和驱动机械器件,例如,惰轮、张紧器、发动机元件,例如,水泵和类似元件。

汽车用的现代的前端辅助驱动系统使用蛇形的多V型肋的带,以连接发动机曲轴和各种辅助的从动滑轮。传送带的背面典型地碰撞顶住背面惰轮和/或张紧器件。类似地,汽车用途的凸轮带驱动系统使用同步的动力传送带,它的背面也围绕惰轮和/或张紧器运动。此外,在许多工业带驱动用途中,驱动器具有惰轮或其它器件,它们被多V型肋带、同步带、平面带、V型带或类似带的背面顶住接合。在所有以往的汽车和工业用途中,为了使带的背面驱动与其碰撞顶住的器件,带必须具有最小的动摩擦系数,否则在带和器件之间产生不希望的滑动。对于许多汽车用途,制造商设定的最小的动摩擦系数为约0.35。在带的背表面上定位或粘接纺织纤维,由于制造纺织材料的纺织纱较低的固有的摩擦系数,它不适合驱动机械器件离开带的背面,以及不能满足汽车制造商的规范。

另一方面,带的背面上的摩擦系数可以增加,其方法是碾压帘布上层的纺织材料,例如轮胎帘布,或者斜置的方形编织纤维,或者其中经纱和纬纱相对于带的纵向运动方向斜交取向,纱之间的夹角约90-120°(被称为“Flex-Weave”fabric-trademark)。在碾压工序中使用的天然橡胶填充纤维织物的间隙以及在纤维织物上面形成橡胶的外层。这个摩擦的纤维/天然橡胶组件通常切断和重新拼接(使用Banner TableTM),以保证正确的纤维帘布取向。纤维帘布的取向保证最大的或最佳的横向强度,而又允许带纵向的高柔性。

然而,如果使用碾压的纤维作为带的帘布上层纤维,除了外橡胶层固有的低耐磨性外,大多数制造过程要求制造搭接的拼片,以便在“Bannering”(标志)之后重新连接材料,以及在带的铺设过程中这样做。这些搭接的碾压拼片接头产生加倍的厚度区,业已发现它们引起汽车的蛇形驱动器内的噪声和振动。当带围绕驱动件转动时,这些拼片接触背面的惰轮、张紧器和类似器件,它们能引起带发出噪声以及驱动元件振动。当背面的惰轮,张紧器或其它器件与带的背面上较厚的橡胶层上遗留的凹坑接触时也会引起噪声和振动,这些凹坑是典型地用Mylar(trademark)聚酯背层形成的薄膜在硫化之后由带套筒剥离之后由聚合物薄膜转移标签形成的负压陷。

在橡胶动力传送带中编织的帘布外层纤维的使用公开于美国专利No3,981,206(Miranti et al)。编织纤维使用尼龙一spandex(聚氨基甲酸酯)双组份单丝。编织纤维使用任何适当的粘接剂粘接到带的拉伸截面内。Miranti等人的上述专利的带结构是在带有基体套筒的圆鼓上直立铺设缠绕的不同的材料层,包括外(非管形的)编织纤维。这种缠绕过程制成接缝或搭接的接头。

无缝的编织管纤维也使用于液体铸造型(聚氨基甲酸酯)非橡胶动力传送带的帘布上层。待审的日本专利申请书No_7-243 483(Bridgestone),published September 19,1995,公开一种多V型肋带,其帘布上层中的管形编织物在液体铸造之前直接定位顶住拉伸帘布。在最终制造的液体铸造带中拉伸帘布与管形编织物直接地接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使用纺织增强的帘布上层的橡胶动力传送带,它使传送带具有横向稳定性,而在沿传送带运动的方向具有高的柔性,以及其特征是使用特殊的开口网格纤维结构,它允许处理时橡胶流动通过,以达到具有最佳摩擦和耐磨性能的带背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用一种帘布上层结构达到上述要求,它在带的外表面上没有显著的凸棱或台阶,在使用背面惰轮、张紧器或其它机械器件碰撞传送带背面的带驱动器中,显著的凸棱或台阶将产生不能接受的噪声水平或振动。

                  本发明的概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茨公司,未经盖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5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