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优化的悬挂装置的旋转压电微动臂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816015.5 | 申请日: | 200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商平;白石一雅;吴凯;笠岛多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5/18 | 分类号: | G11B1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扬凯,王忠忠 |
地址: | 中国香港葵涌葵***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优化 悬挂 装置 旋转 压电 微动 机构 | ||
1.一种微动臂机构,它包括:
具有对称轴的可移动结构,所述可移动结构相对于所述对称轴分成两部分,它们可以产生相同但方向相反的运动;
两个用压电材料制成的活动臂;
在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活动臂的两个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结构包括在所述对称轴上的旋转中心,所述可移动结构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活动臂分别包括两个尺寸相同的半圆部分和两个平直部分,它们对称地位于对称轴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的所述两个半圆部分可以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形成一个圆,同时,其平直部分在同一侧会合,并保持相对于所述中心线的对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把所述两臂的所述两半圆部分的两个端部连接起来的、在所述圆内的实体;以及把所述两臂的所述平直部分的端部连接起来的、在所述圆外面的分离实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实体以这样的方式连接所述两臂,即,使所述结构中所述两臂的压电材料彼此隔离,并且在所述环形臂和所述圆内的所述连接体之间至少有一个连接点以便改善强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活动压电臂连接到所述两臂的环形端部的所述固定连接体的两个电极片上,所述电极片同时接受数值相同但极性相反的电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中的所述压电材料可以是一层或多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形状至少是矩形,梯形,圆形或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10.一种盘驱动器悬挂件,它包括:
负荷梁,它具有刚体、近端和远端、在所述近端和所述刚体之间的弹簧区以及所述刚体和所述远端之间的连接区;
所述负荷梁上的弯曲件,用来接纳和支撑读写头;以及
所述负荷梁的所述连接区上的微动臂机构,所述微动臂机构对跟踪控制信号作出响应,使带有所述弯曲件和所述读写头的所述负荷梁远端相对于所述刚体沿跟踪轴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器悬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梁的所述连接区包括:分别在所述负荷梁的所述刚体和所述远端的两个安装区;把所述刚体和所述负荷梁的所述远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连接臂,用以支撑带有所述弯曲件和所述读写头的所述远端,以便相对于所述刚体沿所述跟踪轴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驱动器悬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梁的所述连接区的所述连接臂由呈曲线或直线形状的长条薄片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器悬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负荷梁的所述刚体上的实体部分;安装在所述负荷梁远端的用于支撑所述读写头的远端部分;连接部分,它至少有一个连接臂把所述实体部分与所述弯曲件的所述远端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悬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件的所述连接部分的所述连接臂包括曲线形或直线形长条薄片中的一种。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驱动器悬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臂机构以这样方式安装在所述负荷梁或弯曲件的所述连接区,即,所述微动臂机构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负荷梁和弯曲件中至少一个的作为固定端的所述刚体上,而另一部分安装在所述负荷梁和弯曲件中至少一个的作为自由端的所述远端上,使得所述微动臂机构容易驱动所述固定端沿所述跟踪轴随所述读写头运动。
16.包括盘驱动器悬挂件的盘驱动器,它包括:
负荷梁,它具有刚体、近端和远端、在所述近端和所述刚体之间的弹簧区以及所述刚体和所述远端之间的连接区;
所述负荷梁上的弯曲件,用来接纳和支撑读写头;
所述负荷梁的所述连接区上的微动臂机构,所述微动臂机构对跟踪控制信号作出响应,使带有所述弯曲件和读写头的所述负荷梁远端相对于所述刚体沿跟踪轴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60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类通信网络间补充业务的互通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