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沉香化滞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0771.0 | 申请日: | 2001-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孟君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14;A61P1/14;B8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沉香 制剂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气化滞的纳米沉香化滞制剂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制备的方法。
沉香化滞丸是一种经典中成药,主要有理气化滞等作用,用于饮食停滞、胸腹胀满。但是传统的沉香化滞丸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不高,疗效缓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固体分散好,吸收完全,疗效显著增加的纳米沉香化滞制剂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该纳米沉香化滞制剂药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用量为重量份):
纳米沉香 1-5份 纳米牵牛子 4-8份 纳米枳实 4-8份
纳米五灵子 4-8份 纳米山楂 6-14份 纳米枳壳 6-14份
纳米陈皮 6-14份 纳米香附 6-14份 纳米厚朴 6-14份
纳米莪术 6-14份 纳米砂仁 6-14份 纳米三棱 1-8份
纳米木香 1-8份 纳米青皮 1-8份 纳米大黄 15-45份
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纳米沉香 1-3份 纳米牵牛子 5-6份 纳米枳实 5-7份
纳米五灵子 5-7份 纳米山楂 8-12份 纳米枳壳 8-12份
纳米陈皮 8-12份 纳米香附 8-12份 纳米厚朴 8-12份
纳米莪术 8-12份 纳米砂仁 8-12份 纳米三棱 1-5份
纳米木香 1-5份 纳米青皮 1-5份 纳米大黄 25-30份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纳米沉香 2份 纳米牵牛子 6份 纳米枳实 6份
纳米五灵子 6份 纳米山楂 10份 纳米枳壳 10份
纳米陈皮 10份 纳米香附 10份 纳米厚朴 10份
纳米莪术 10份 纳米砂仁 10份 纳米三棱 4份
纳米木香 4份 纳米青皮 4份 纳米大黄 30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现代材料技术。现代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向尺度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从前组成材料的颗粒,其尺寸都是在微米或毫米量级以上,而现在出现了向纳米尺度发展的材料。由于颗粒极度细化,晶界所占体积百分数增加,使得材料的某些性能发生突出的变化。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是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物质的颗粒尺寸小于100nm的超微粉末,它的体表面积很大,晶界处的原子数比率高达15%-50%,使之产生四大效应:即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含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从而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性能。纳米技术将带来中药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方法之一是:
1.分取各味中药材,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加炮制加工成普通中药饮片
2.分取各味普通中药饮片,加工成纳米中药饮片,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普通中药饮片置于提取罐中,加溶剂并导入微波萃取,使其以20-30亿次/秒的速度作极性变化运动,其微波萃取的温度为30℃-60℃,时间1-10小时;
②将上述萃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30℃-60℃,时间为3-72小时,同时另收取中药中可挥发性物质;
③将减压浓缩液与可挥发性物质合并置于喷雾干燥塔,用超音速射流技术,射流速度330米-990米/秒,在30℃-60℃温度,0至0.05MPa压力下,以超音速速度瞬时干燥,即制成纳米中药饮片。
3.将纳米中药饮片(粉剂)按所述比例配好混合,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制剂标准,制成丸剂、散剂、片剂、栓剂、颗粒剂、膜剂、胶囊剂、微囊剂、滴丸剂、气雾剂、注射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
本发明药物制成方法之二是:
1.按配比比例配备全部普通中药饮片,置于提取罐中,加溶剂并导入微波萃取,使其以20-30亿次/秒的速度作极性变化运动,其微波萃取的温度为30℃-60℃,时间1-10小时;
2.将上述萃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30℃-60℃,时间为3-72小时,同时另收取中药中可挥发性物质;
3.将减压浓缩液与可挥发性物质合并置于喷雾干燥塔,用超音速射流技术,射流速度330米-990米/秒,在30℃-60℃温度,0至0.05MPa压力下,以超音速速度射流瞬时干燥,得沉香化滞制剂纳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孟君,未经杨孟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0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