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毒、无公害生物驱虫农药研究方法及制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2746.0 | 申请日: | 200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华;韩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华;韩振东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7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毒 公害 生物 驱虫 农药 研究 方法 制取 | ||
无毒、无公害生物驱虫农药研究方法及制取方法是根据植食性昆虫的食性,寄主植物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与驱虫植物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综合设计的研究方法及生化技术。
每一种植物都含有挥发物质和配糖体,由于其物质组成与生物含量的不同,各类植物的气味类型、挥发程度也不相同。
植食性昆虫靠嗅觉、味觉器官辨别气味。熟识并喜欢世代为食的寄主植物的信号气味。同时也回避并讨厌某种植物的信号气味。
昆虫能辨别挥发物质和配糖体的信号气味。能够诱导昆虫和驱赶昆虫的恰恰就是这两种物质。选择与害虫食性不符、富含驱虫物质的无毒植物,提取其挥发物质和配糖体,制成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喷洒于被保护植物的表面,掩蔽其信号气味,使植食性昆虫不熟识并回避这种信号气味,达到无毒、驱虫而不杀虫的目的。
该研究与技术的初步成功,为防治害虫找到了无毒、无公害的新物质,开辟出生态防治的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化学农药残留与毒副作用问题,达到了令人满意的驱虫效果和维护、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研究方法与制取方法
1、研究方法:
(1)查蔬菜、作物、果树常见害虫种类,确定寄主作物的挥发物质、配糖体类型、理化性质。
(2)选择无毒、无公害、富含驱虫物质的各类植物,确定其挥发物质、配糖体类型、理化性质。
(3)选择与害虫寄主作物气味不符,富含驱虫挥发物质的植物为原料,采用不破坏物质组成、无任何污染产生的生化技术,制备无毒、无公害生物驱虫农药,进行田间定性、定量实验。
2、制取方法:
(1)选材方法:(以菜青虫、小菜蛾为例)
菜青虫、小菜蛾喜寄主于含芥子油苷的十字花科植物。选择能够掩蔽芥子油信号气味的无毒植物,提取其挥发物质和配糖体。如:丁香叶中含有挥发性较强的丁香油酚、丁香烯、丁香苷元;又如:胡萝卜缨子中富含挥发性很强的细辛醛、细辛脑、胡萝卜醇、胡萝卜烯醇;再如:水蒿、香蒿中都含有挥发性极强的樟醇。这些挥发物质的信号气味足以达到掩蔽芥子油苷的信号气味,驱赶菜青虫和小菜蛾的生物效果。
(2)配制方法:
称不同原料各500克,加冷水匀浆,再加水50公斤,提取1--3小时,过滤去渣。取清液喷洒、取残渣加水制成悬液,浇在作物根部。
该驱虫生物农药以植物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不破坏物质组成的生化技术提取、制备。下脚料仍为生物材料和驱虫材料,可直接还田,作为生物农药和土壤养料。整个制取过程原料丰富易得、成本低廉、设备简单、条件温和、无污染产生、无毒副产品排放问题,符合环保要求,适合大、中、小各类企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华;韩振东,未经王丽华;韩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
- 下一篇:采用电诱导生长技术制作有机导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