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无线寻呼社区呼叫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102918.8 | 申请日: | 200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67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洪;林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无线 寻呼 社区 呼叫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无线寻呼社区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目前社区用的呼叫设备多通过专线的方式实现,由于专线的成本高,且范围受限制,从成本上考量,一般仅具备警示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无线寻呼社区呼叫的方法和设备,可以不受线路限制,以无线寻呼与公网(PSTN)链入的方式呼出,由多个接收机同时接收,达到多点联动的目的。
本发明实现无线寻呼社区呼叫的方法:将呼叫器串接在电话用户线上,当用户触发按钮使呼叫器拨出的预设代码传至寻呼中心并经呼出后,由多个接收机同时接收并经过多频自动识别后,只在相应的电脑终端上显示呼出方的详细资料和相关信息。
本发明无线寻呼社区呼叫的设备主要由呼叫器、接收机和与接收机相联的电脑终端组成,上述呼叫器包括一安装有按钮、电话线接口、数据端口和电源开关的壳体,其内置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包括电子开关、用户触发按钮单元、CPU、E2PROM数据存储器和主要包括一拨号IC的拨号电路,其中电话用户线接入连接一电子开关,接收来自CPU的命令,使电话用户线只在拨号时保持接通;用户触发按钮单元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开关,当用户触发其中一个按钮时,对应的开关闭合,电子开关接通,同时CPU中相应的回路也接通,可从E2PROM数据存储器中取出相应的预设数据经由拨号电路中的拨号IC拨出,数据通过电话用户线传至寻呼中心。
接收机包括天线、普通寻呼机的接收电路、格式转换电路和多频自动识别电路,普通寻呼机的接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寻呼中心发出的信号,经过格式转换电路转换为可识别的数据,经过多频自动识别电路的识别,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输出至电脑终端并显示呼出方的详细资料和相关信息。
还可以在呼叫器的控制板上增加断线检测单元和断线低压报警电路,可以在断线或断电的情况下自动报警,以应付突发事件。
本发明利用现有的公网和寻呼网就可以形成社区服务网络,不受线路的限制,不需设置专线,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别是本发明可以实现多点联动,即一方呼叫,多方响应,消除了用户呼叫万一无人响应的顾虑。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形成网络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呼叫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呼叫器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实现无线寻呼社区呼叫的方法中应用的设备主要包括呼叫器1、接收机2和终端电脑3,将呼叫器1串接在电话用户线4上,当用户触发按钮12使呼叫器1拨出的预设代码传至寻呼中心5并经呼出后,由多个接收机2同时接收并由格式转换电路转换成可识别的数据,经过多频自动识别后,若符合条件则输出至电脑终端3并显示呼出方的详细资料和相关信息,接收机2端可因应所能提供的服务需求,设在居委会、医院、派出所、家政服务等相应场所。
上述的呼叫器1如图2所示,为一壳体11,其上安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按钮12和指示灯13、电话线接口14、数据端口15和电源开关16,壳体11内置一控制板(图中未示)。
如图3所示,为控制板的电路图,电话用户线4接入的一端连接一断线检测单元61和断线低压报警单元62,若无通信讯号通过或电压太低时,断线低压报警单元62中的指示灯13或蜂鸣器就会起警示作用;另一端连接一电子开关63,接收来自CPU65(型号MDT2005)的命令,使电话用户线4只在拨号时保持接通;用户触发按钮单元64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开关,当用户触发其中一个按钮12时,对应的开关闭合,电子开关63接通,同时CPU65中相应的回路也接通,可从E2PROM数据存储器66中取出相应的预设数据经由拨号电路67中的拨号IC671拨出,数据通过电话用户线4传至寻呼中心5。
接收机2包括天线、普通寻呼机的接收电路、格式转换电路和多频自动识别电路,普通寻呼机的接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寻呼中心5发出的信号,经过格式转换电路转换为可识别的数据,经过多频自动识别电路的识别,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输出至电脑终端3并显示呼出方的详细资料和相关信息。
用户可以根据社区所能提供的服务的需要,通过数据端口15输入或修改E2PROM数据存储器66中预设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