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动能获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02926.9 | 申请日: | 200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08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强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F03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4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能 获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利用巧妙机构,在同一场内受不同静压质的作用,实现物质实在的原始悬动力(包括悬静动力、悬浮动力、悬堕动力)并从科学设置的对比量增减过程中,不间断的获取可直接(或间接)使用的能量转换机械。
现有的能量转换装置,有一定的弊端,如:内燃机在燃烧煤、油时污染大,而且当地球上的煤、油逐渐减少,直到用完时,这一类的机械将失去作用,又如,利用反射镜聚光转换太阳光源,利用风力机转换自然气流能量,都要受气候的限制,建坝蓄水获取水源落差力,工期长、耗资大、目标明显,并要受地域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受地域、气候制约,没有污染、经济,能直接或间接使用于各种机械的悬动能获取装置。
为达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装置设有一个悬静力实现装置,即在机架(专用或代替的)上端设有一个载导槽轮,并固持在支架上,与载导槽轮垂直向下相对设有一个归还槽轮,环绕上下两轮设有一根悬动链。悬动链(定位后分悬浮链、悬堕链和过渡段)存在于同一场内质量匀布相等而保持垂悬静止状态。悬动能获取装置还设有一个悬浮力实现装置,即在机架内侧,设有一个竖直安放的空洞室,空洞室固持在支架上,一根悬浮链沿载导槽轮一端垂直穿过空洞室顶盖,静压室、底盘、扶正轮中心空洞至归还槽轮一端,标致的链体表面与链渡孔的接触是通而不漏,动而力阻的配合,第二静压室内的悬浮链四周及放射离子外部充满第二静压质(液体),悬浮链具备浮动势能。悬动能获取装置还设有一个悬堕力实现装置,即在载导槽轮上与悬浮链相接沿载导槽轮一端,空洞室外侧垂直向下至归还槽轮下端同另一端悬浮链连接设有一根悬堕链,悬堕链存在于第一静压场内静压质(空气)小于链体质量具有悬堕势能。悬动能获取装置还设有一个合力获取装置,即利用载导槽轮代替引动轮,在引动轮的中心设有一根浑元轴,浑元轴一端设有一个获取轮。引动轮和获取轮通过浑元轴两端的轴承固持在支架上。悬动能获取装置还包括设有一些配装附件,有机架、标志、滑动、润滑系统、洞口密封、启动开关、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悬动链是由接头7,悬动力子体8组合成能弯曲,外表面具有标致、耐压、耐磨的园形(或方形)的有机构造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悬动力子体8上的等离子16的收、放都是靠链体内的悬动力子8(悬浮力子8⑥和悬堕力子8③)内在的正反作用力与外在的正反作用力相互依存为用而自行控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动能获取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44是链体9,引动扶正轮43被凸起柱43①触按链体上的按键44①打开正悬堕力子17,并在间隔数个的气门38①设小液斗46①确保溢质还原的多功能装配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动能获取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链渡孔15垂直于空洞室E光洁的内壁13④,孔与链的接触是通而不漏,动而力阻的配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第一静压质是气体,第二静压质是液体,第三静压质是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第三静压质产生的内驱动力必须大于第二静压质液体最深处作用在等离子16上的压强。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动能获取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是动口密封45是利用水银代替传统的封密件,这种隔垫层45①能增压、减阻、防泄露。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种机架一种是专门为该装置提供的支架,另一种是直接安装于建筑物体上的代替支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类引动轮一类是专门在悬堕链K一侧安装的装置,另一类是直接在载导槽轮A上安装的合力获取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合力获取装置(四)中,浑元轴33上的方形基33②上相对排例n个引动轮(A),该实施例的排例数为1个。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悬动能获取装置是设有废气、污水排放、不受地域(空间的地方)气候的限制,能直接牵引或发电后输出电能为各种机械提供动力源的有机组合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强,未经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